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2022-03-04 09:34:34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欢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从2013年起,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9年出席全国两会。

  无言的镜头,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的动人故事。

  1.国徽下的誓言

  这是载入史册的场景——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3年3月17日上午9时20分许,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面对全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发表重要讲话。

  “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有力的话语,郑重的承诺,在人民大会堂回响。

  5年后,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我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勤勉工作,赤诚奉献,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不到5000字的讲话,全场21次响起如潮的掌声……

  2018年3月17日上午10时50分许,深色西服,紫红领带,习近平站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主席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仪式,也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

  国徽高悬,熠熠生辉。

  在这两次重要讲话和一次宪法宣誓中,“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一条鲜明的主线,“人民”二字出现了131次。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人民至上,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真挚情怀,更是他始终秉持的执政理念。

  2.座位安排有讲究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画面上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3月8日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的场景。坐在会场“里圈”的,除少数自治区负责同志外,大部分都是基层一线代表。他们中,有村党组织的书记,有大学生村官,还有中学教师……

  事实上,这样的安排已经成为惯例。习近平总书记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问的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念的是群众冷暖、人民需求——

  同村支书、外来工、劳模、教师面对面,倾听最基层情况;同民营企业家、科技领军人才、海归创业者深入研讨,了解最前沿信息;同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坦诚相见,兼听广纳,凝聚最大共识……

  2016年在湖南代表团,向苗族女代表郭建群了解十八洞村大龄青年的“脱单”问题;2019年在内蒙古代表团,询问“是水冲厕还是旱厕?是集中化粪池还是一户一个化粪池?”详细了解村民室内厕所改造情况;2021年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就“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校外培训机构乱象”等同政协委员深入交流……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个个瞬间,见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3.长达20分钟的“超长”对话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这是令人难忘的20分钟——

  “贵德县在什么地方?”

  “你说的是调解矛盾小组吧?”

  “青海的砖瓦生产是过剩还是平衡?”

  “政府给你们补贴了吗?”

  “你们现在都种什么庄稼?”

  “去年牛羊肉价格降了吧?”

  2016年在青海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同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代表交流时,一连串问了不下6个问题,互动长达20分钟!

  从基层治理,到农业生产,再到市场价格……总书记问得这么细、这么深,让毕生忠没有想到。

  “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总书记的话情真意切,温暖如春。

  “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你……怎么说呢?喜欢得不得了!”讲述着这几年村子发生的巨变,毕生忠高兴地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略带紧张却情真意切,赢得了全场掌声,也道出人民的心声。

  4.两张相似的照片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这是两张相似的照片——

  “我还想汇报一件事。”

  “你讲。”总书记说。

  2017年,新疆代表团,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代表发言结束后,又抓住时机和习近平总书记作汇报。

  “当年库尔班大叔来北京见到了毛主席。我今天见到了习主席……”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会场上,买买提依布热依木将库尔班大叔家人托他带来的“全家福”照片拿给总书记看:“我们当地各族群众永远记得党的恩情,一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真是人丁兴旺啊。”习近平总书记端详照片,笑着说。

  还是这一年,在四川代表团审议中,彝族女代表骆云莲也给总书记带来几张照片,是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的新面貌。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总书记起身接过照片,仔细地看。照片中,新建的学校、漂亮的住宅小楼、青龙场村村口矗立着刻有“永远跟党走”5个大字的感恩石……总书记看后说:“非常高兴,浴火重生!”

  5.“履约”而至再调研

第一观察·瞬间丨镜头里的总书记两会故事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大家的‘请柬’我都收下了,有机会一定去。”——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

  2018年,来自内蒙古代表团的赵会杰代表自豪地向总书记讲述村里的变化,还热情邀请总书记到村里看一看。

  没想到第二年7月,总书记如约而至。在内蒙古赤峰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同10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围坐在农家院里座谈交流,赵会杰就在其中。

  “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今天我履约而来,就是要实地看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总书记的一番话,令赵会杰深受感动。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后,总会选择其中的一些省份再做实地考察调研——

  2015年,在吉林代表团谈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4个月后,“如约”来到长白山下,共商改革发展大计;

  2017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向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代表了解彝区脱贫攻坚进展情况,第二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专门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18年,在山东代表团听取科技创新情况汇报,3个多月后,总书记来到齐鲁大地,鼓励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为企业点明创新发展的路径;

  2021年,在青海代表团审议,生态环境保护仍是总书记谈的一项重要内容,同年6月,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为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

  带着人民的心声,走到人民中去。习近平总书记身先示范,为全党弘扬务实作风、深入调查研究作出表率。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姜潇、王秋韵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

  视觉:李涛、唐兴

  编辑:杨文荣、朱高祥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