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 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

2023-03-20 15:09:31 来源: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颜甲

  这两天,一段18秒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视频中,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戈壁,原本高低起伏的沙丘随着“钢铁大军”的驶过而变得平整。网友纷纷评论:“‘基建狂魔’又开始干大事了”“为开发利用大漠的如虹气势赞叹”……那这究竟是在哪,又是在干什么呢?

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 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

  原来,视频拍摄地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上百辆推土机正在做的,是为建设国家“沙戈荒”基地首批、首个项目平整土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将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变为向周边地区输送清洁能源的“沙漠绿洲”。光伏发电能对防沙治沙起到怎样的作用?由此形成的这座“沙漠绿洲”中,还有哪些“成员”?

  合理利用沙漠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负责场平工程的当地某能源公司项目负责人白晓春说,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正是基地先导工程“标准地”建设现场,由于每天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都有120台左右,在大漠戈壁中尤其显得气势如虹。

  白晓春:现在每天约有施工机械120台左右,已完成场平工程4700余亩,预计今年6月底完成场平工程,主干道路基础硬化等工程也在全面推进中。将沙漠可利用地,打造升级为光伏可利用的“标准地”进行供应,做到新能源项目落地即可开工建设。

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 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

  场平工程结束后,新能源项目将会如何打造呢?据了解,项目以打造“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一体化基地为核心目标,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与此同时,建设发电、治沙、种植一体的立体绿色生态系统,也是基地重要发展方向。

  发电、治沙、种植,三位一体

  在这一方面,同样在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有“发言权”,当地将光伏发电、沙漠治理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实现棚上发电、棚内种植。当地某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李虎介绍,这解决了光伏发电占用大量土地的问题,实现了与绿色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

  李虎:咱们是一个“光伏+农业”的园区,上边是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并入国家电网;下面是设施农业。因为咱们是在沙漠里面,用的全是有机肥,我们种出来的东西是绿色无公害的。

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 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

  此外,李虎表示,棚内种植的农作物还实现了“一年吃两季”,使大棚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大幅提升。

  李虎:一年两茬种植,第一茬是种瓜,第二茬是秋茬,种菜。一般种柿子、萝卜、菜花、豆角、辣椒比较多。我们把沙漠里种出来的好东西提供到全国各地。

  很多朋友此前疑惑,光伏不是发电吗?单从沙漠治理来说,以往更多了解的是通过植树造林防风固沙,那么光伏和治沙的关联在哪儿呢?看到这里您也应该明白了,“光伏+治沙”不是单独只做发电这一件事,而是用沙漠中林立的光伏发电板,遮挡强烈阳光直射、减少地表水的蒸发、降低沙漠风速;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为周边其他业态搭建一个舒适空间。同时,周边各种植物,也能有效阻挡狂风吹入光伏区、减少沙尘对光伏板正常发电的影响,有利于固沙保水,形成沙漠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向沙漠要效益,实现多赢目标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近日,围绕着连片的光伏板,古浪县春季压沙活动展开。这正是为光伏电站搭建人工防护屏障——整齐标准的草方格连成一片,将沙尘死死按在地下。当然,光靠草方格或许还不够,光伏电站周边一般还会选择种植梭梭、花棒等沙生植物,根系生长快,吸水抗旱能力都极强,有着很好的防风固沙能力。

戈壁滩上百辆推土机穿行大漠 如何将不毛之地化为“经济绿洲”?

  古浪县林草局工作人员王理栋说,依托光伏治沙等治沙新手段,当地将争取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的目标。

  王理栋:经过多年的治理,古浪县的沙化土地90%得到了治理,沙进人退的局面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现在我们不但要把沙漠治住,还要向沙漠要效益,通过光伏治沙、生物治沙、人工治沙的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的新目标。

  国家林草局荒漠司副司长胡培兴表示,防沙止漠意义重大,光伏治沙作为治沙新模式,潜力巨大。

  胡培兴:光伏治沙前景很好,不排放二氧化碳,是清洁能源。与此同时每个礼拜要浇水一次,底基会长草,协助了治理沙漠。我们初步调研算了一下,每亩在沙漠不毛之地每年产值有1.06万元,这是很大的一个产业,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颜甲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