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先生在办公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图片来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周光召 资料照片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同志,因病于2024年8月17日2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家,他是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的早期提出者及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PCAC)的奠基者之一。他领导并参与了爆轰物理、辐射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战略核武器的设计和定型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
1929年,周光召出生于湖南长沙。1947年,他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1951年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的研究生。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周光召转入北京大学,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1957年春,周光召被国家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他还是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拒绝援助我国研制原子弹,并撤走了全部在华专家,带走了图纸和资料。苏联专家甚至断言:中国在二十年内都造不出原子弹。听闻此事,周光召和其他在苏联工作的中国科学家义愤填膺,表示要立即回国参加原子弹研究。他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周光召在致时任二机部部长的决心书中写道:“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做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而那时,周光召的理论物理研究工作正处于国际前沿,受到苏联和美国同行的强烈关注。
1961年,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车启程回国,抵京后被安排到当时的二机部北京九所工作。作为理论部副主任,他辅佐邓稼先突破原子弹原理,领导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开始了长达19年的“秘密工作”,他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
当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总体计算陷入困境,科研人员为一个关键数据反复计算了9次。周光召巧妙利用最大功原理论证了苏联专家数据的不可能,终结了争论,推动总体计算继续进行,为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1964年10月15日深夜,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预定时间已不足24小时。此时,一封来自罗布泊试验厂的急电对原子弹的设计提出了疑虑。上级希望负责核武器理论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做估算——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周光召和同事们运算了整整一个夜晚,次日上午,将一份联合签名报告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报告认为,经计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可能性超过99%。除了一些人为不可控制因素,原子弹的引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份报告可谓原子弹爆炸前的一颗“定心丸”。正是因为这份报告,周恩来总理正式批准10月16日15时起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0月16日下午,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跨入有核国家行列。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有人称赞周光召为此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却说:“科学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制造原子弹,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这文章,是工人、解放军战士、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甘当科普工作的“领路人”和“开拓者”
周光召不仅是一位科学大师,还是战略科学家。他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这样评价周光召:“他是个绝顶聪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对理论物理的看法既能从大处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办法来。”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曾在文章中提到,周光召高度重视我国基础研究,他领衔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组长的十多年间,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判断。本世纪之初,他反复强调基础研究不仅要面向科技前沿,更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在他的倡导下,我国先后启动了量子科学、纳米科学、蛋白质、干细胞和全球变化等6大科学计划,率先尝试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全链条、多学科研发部署,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周光召连续两届出任中国科协主席,他直接领导创立了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制度,通过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奖项拔擢才俊、奖掖后学,推动制定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设立了“全国科普日”,身体力行地甘当科普工作的“领路人”和“开拓者”。
周光召曾语重心长地教诲广大研究生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要以平常心对待功名,始终不自暴自弃。要有爱国热情,时刻准备为国家、民族的昌盛献身。要注重团结,加强交流,一方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又要会交朋友,广交朋友,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在谈到创新时,周光召说:“创新对科学进步至关重要,要进行创新一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二要有科学的自信与科学的怀疑态度。”他最后总结道:“天赋+勤奋+团结+科学的方法+平常心的心态=重大成果。”
(据新京报、湖南日报、新华社等)
●延伸阅读
23位“两弹一星”元勋仅剩2位健在
公开资料显示,“两弹一星元勋”是指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国宝级科学家。
两弹一星,是对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简称。作为新中国最初几十年科技实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两弹一星”也时常被用来泛指中国近代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独立自主、团结协作、创业发展的成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导弹、人造卫星、遥感与制控等方面的成就,也为以后中国航天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以上排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周光召逝世后,目前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
王希季出生于1921年,卫星和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等。研制成功中国多种实用探空火箭,主持完成中国第一种卫星运载火箭、第一种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方案论证、设计,任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于国防部五院、七机部、航空航天部等。领导参加我国首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地地导弹、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任首颗人造卫星研制技术总负责人,2009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