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网站发布《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市小李家蓄滞洪区工程征求意见稿》,对其进行第二次公示,征求公众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说起小李家蓄滞洪区,大家可能都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在防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小清河实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小清河是济南市区唯一的排洪通道,流经槐荫、天桥、历城、章丘四区,至章(章丘)邹(邹平)边界出境,在济南市境内全长70.5km,流域面积2792平方公里。整个流域地形复杂,呈南高北低之势。济南市城区即处于山丘和平原的过渡带上,小清河本身是一条平原型河道,但是沿线20多条的主要支流均是季节性山洪河流,其上游坡降较大,一旦下雨,来水快,下水较慢,由此形成了小清河的行洪和防汛压力。
2020年年初,作为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头号工程”,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济南段开工,将小清河按照10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治理。当年主汛期前小清河济南段即全线主体完工,将原本30米的河槽拓宽成100米,下游其余河段被拓宽成45米。小清河市区段河道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再往下游河道达到了50年一遇防洪标准。
然而,当上游市区段遭遇100年一遇的洪水时,小清河下游河道过水能力仍为50年一遇,河道下泄流量加大,导致上下游河道泄洪能力无法衔接,上游设计洪水无法通过下游50年一遇的河道。为保证上游洪水安全下泄而不会漫堤,造成大范围的淹没损失,减小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建设分滞洪区势在必行,将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流量分入蓄滞洪区临时滞蓄。并且,小李家蓄滞洪区的建设亦可应对超标准洪水。
据了解,拟新建的小李家蓄滞洪区位于高新区遥墙街道,东至小清河,西邻黄河大堤,南至南水北调干渠,北至青银高速。东西长约3km,南北约2.2km,规划占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小李家蓄滞洪区现状为自然洼地,以前大部分为藕池及稻田,目前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滞洪区地势低洼,是济南市多年的易涝区。该工程计划新建围堤3954米,开挖面积54.2公顷,新建16座口门3座箱涵桥及1处管理所。
小李家蓄滞洪区建成后,一旦来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又该如何应对?据了解,小李家蓄滞洪区工程可减小下游河道防洪压力,将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流量分入蓄滞洪区临时滞蓄,同时也可降低小清河干流市区段水位。
一位行业权威人士曾在接受新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通俗地说,小李家蓄滞洪区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低洼地区,一旦小清河来了大水而又无法立即下泄到下游,可以先存放进小李家蓄滞洪区内,等小清河干流的水下降之后再放出来。”
事实上,除了小清河干流河道拓宽和启动小李家蓄滞洪区,当洪水来临时,腊山分洪工程连接兴济河与玉符河,当兴济河水大时也可以通过腊山分洪工程的闸门拦一下使其改道流向玉符河。因此,小清河实施干流扩挖、腊山分洪工程、小李家蓄滞洪区共同组成小清河防洪体系,从而实现小清河市区段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新时报记者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