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不同场所不同场景,如何做好疫情防护

2021-08-05 07:22:16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来势汹汹的德尔塔变异株再次给疫情防控敲响警钟,对防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体内载量高等特征。面对德尔塔变异株,不同场所、不同场景、不同群体如何做好疫情防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杨彬——

  公共场所防疫,这些要点要注意

  疫情防控绝不可大意,购物、工作、出行等多个场景中,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8月4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杨彬。

  “此前疫情控制平稳,个别场所的消毒措施有所放松,面对传播能力较强的德尔塔毒株,消毒必须重视起来。”杨彬提醒,人群聚集、人口流动大的公共场所最应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每日做好预防性消毒

  公共场所应每日做好预防性消毒,消毒剂的配置方式、应用范围、作用时间需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不要将多种消毒剂混用。高频次使用部位应重点消毒,酌情增加消毒频次。集中空调应定期对通风系统各部位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表面和公共区域推荐使用有效氯含量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公共场所餐饮工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或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远红外消毒柜125摄氏度,消毒15分钟,无热力消毒条件时,采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等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控干后使用。此外,需要注意以下错误的消毒方法:鞋底喷洒消毒剂、全身喷洒消毒剂、车轮喷洒消毒剂。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通风能够稀释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但在夏季,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采用空调调节温度,为了节能,不少场所会减少通风频率、时间甚至不通风。一旦有患者在其中,特别是在密闭的空间,传播风险会相应增大。公共场所应确保有效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控制会议次数与规模

  为减少人群聚集,用人单位应尽量控制开会次数、参会人数和会议时间长度。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是不错的选择。如确需开会,应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场所。

  公共交通出行全程佩戴口罩

  乘坐地铁、飞机、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尽量减少滞留时间。乘车期间,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保持手卫生。此外,要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最重要的是,出行全程均须规范佩戴口罩。

  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刘倜——

  夏日防疫,勤换口罩勤通风

  当前正处三伏天,天气炎热潮湿,做好疫情防控有哪些要点?记者采访了山东省疾控中心相关专家。

  对个人来说,戴口罩是减少公众交叉感染、有效降低传播风险、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确保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刘倜介绍,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商场、影院、车间、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时,应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应掌握正确佩戴、摘取口罩的方法,有些人习惯把口罩拉到下颌或颈部,这是不对的。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戴口罩的过程中,脖子、下颌都是露在外面的,口罩如果拉下来,就会被脖子或下颌的细菌、病毒污染。”刘倜说。

  专家提醒,高温天仍应坚持戴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时间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夏天佩戴口罩容易被汗水浸湿,更应勤换口罩,时间以1-2小时为宜,建议随身多备一两只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夏季大家爱开空调,往往会忽视室内通风,这不利于身体健康和疫情防控。”刘倜说,房间应保持良好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睡眠时注意不要正对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分餐制、公勺公筷制要落到实处。到餐厅用餐,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家庭用餐应注意喝开水、吃熟食。搞好家庭食品卫生。在平时储存食物和做饭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不食用的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但不要储存太久。尽量不吃剩饭菜,隔顿的饭菜要充分加热才能食用。海鲜类食品要烧熟煮透。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