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54万剂次!为民办实事,济南卫健委推出15项举措

2021-09-28 16:05:22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李少庆 通讯员:曲荣 朱霆

责任编辑:卢卫美

  卫生健康服务与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是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系”。今年以来,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积极争当为民纾难“排头兵”和提质增效“优等生”,聚焦主责领域的痛点、堵点、断点问题,制定亮明15项实事清单,坚持“强能、提速、扩面”多维发力,立体式优化卫生健康服务,全方位办好市民烦心的“当下急事”和事关长远的“发展要事”,真正用实招实效实绩,为群众幸福“清障、增温、加码”,做到了以行动践行初心、让服务抵达民心。

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54万剂次!为民办实事,济南卫健委推出15项举措

  一、抓好“强能”行动,提升卫健服务的支撑性

  (一)增强医疗资源供给能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力推动7家市属公立医院建设,全力支持齐鲁医院急诊综合楼、山大二院起步区院区等省属(管)医院项目建设。目前,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国际医疗中心、1号病房楼和急诊急救中心已完成主体施工,二期工程已启动;市中医医院东院区主体施工加速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市三院医疗康养综合楼、市五院康养中心、市八院综合楼改建项目已启动建设。市七院门诊楼、综合楼改造提升工程年内完工。辖区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区域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二)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公共卫生“六大中心”建设,其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市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中心、市应急医疗储备中心、市精神卫生中心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传染病医院二期)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启用,二期工程已启动建设;市应急医学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区县疾控机构均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区县综合医院均设置感染性疾病科。我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屏障持续筑牢,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三)增强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出台《济南市县级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紧扣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要求,加快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到2023年底前实现6家县级中医医院全部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省要求为2023年60%机构达标)。目前章丘区中医医院已达标,今年重点支持平阴县中医医院的达标建设工作,并指导济阳区中医医院、长清区中医医院(预期2022年达标)、历城区中医医院、商河县中医医院(预期2023年达标)提速软硬件优化改善,持续增强县级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增强应急保障能力。下发《关于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的通知》,建立健全医学救援、传染病防控、中毒、辐射、心理救援、卫生监督等6类卫生应急队伍,有力充实了卫生应急力量。精心开展全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省市区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全市防汛抗旱卫生应急演练,并指导开展基层应急演练360余次,切实提升了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五)增强孕妇无创DNA产前筛查能力。成立全市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心,在全市20家产前筛查机构和204家基层建册机构统一启用产前筛查与诊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孕妇宣教—电子代金券发放与使用—血清学产前筛查—无创DNA筛查—产前诊断—通知和随访”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截至8月底,全市共为1670位符合条件的孕妇进行了免费无创DNA产前筛查,检出目标染色体高风险16例,适用人群检覆盖率99%,阳性病例随访率100%,有力保障了母婴安全。

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54万剂次!为民办实事,济南卫健委推出15项举措

  二、抓好“提速”行动,提升卫健服务的便捷性

  (一)新冠疫苗接种提速。建立市、区县、街镇一贯到底的接种模式,强化卫健部门、社区网格、疾控机构、接种单位的信息互通,抓好分苗、运苗、用苗、调苗全链条联动,疫苗配送指令通过“疫苗追溯信息系统”实时流转,送至门诊的时间缩短60%。实施接种能力倍增计划,接种高峰期储备接种点447个,配备接种车15辆,储备接种人员9906人。截至9月27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1554.23万剂次,全程接种人数占第一剂次接种人数的95.29%。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督导组、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充分肯定。

  (二)就医诊疗工作提速。实施“无卡就医、掌上健康”工程,依托“健康济南”APP,搭建全市“互联网+医疗健康”惠民便民服务平台,聚合49家驻济医院线上诊疗服务,共开展线上交易21万笔,交易总金额超1亿元;基于“电子健康卡”实施“在线建档、预约挂号、在线充值、门诊在线缴费”等20余项便民服务,并新增微信、支付宝授权登录功能,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此外,在市中心医院、市一院、济南医院、市皮防院、长清区中医医院、商河县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行临时电子健康卡,累计开卡30160张,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便利。

  (三)中医药服务提速。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物联网系统搭建智慧中药服务平台,并与各医疗机构HIS系统对接,在线提供诊治预约、审方核方、中药代煎、药品配送等服务,打通了“诊治-开方-审方-煎制-配送-入户”就医通道。目前,通过社会化、区域化、医联体等形式,建成宏济堂、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机关医院等6家智慧中药房,与522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服务范围覆盖所有区县,累计处方量380万张,服务患者近30万人,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四)急救工作提速。完善120急救体系,正式施行《济南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制定《济南市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济南市急救站建设标准》《济南市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年内新增2家急救站点,并深挖网络医院急救资源,对25个疫情专用转运车组合理排班调派,满足疫情相关人员转运需求,基本实现院前急救城乡全覆盖。加强急救信息化建设,利用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进行调派指导,平均急救呼叫满足率超95%。全面启用济南市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系统,院内外急救诊疗无缝连接,提升了院前急救工作质效。

  (五)“电子两证”应用提速。为方便市民使用“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与济南市审批服务中心积极对接,争取技术力量支持,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卫健窗口安装硬件设备,并优化线上线下办理流程,精简材料和环节,公示电子两证应用明白纸,并加强了窗口人员培训。目前办事群众在业务申报时,可通过爱山东App在线获取电子两证,真正实现了“手机亮证、在线验证、授权打印”,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办事体验。

  三、抓好“扩面”行动,提升卫健服务的可及性

  (一)乡村医生保障扩面。努力提升乡村医生待遇,与财政局、人社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济南市在职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发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在职在岗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的发放对象、标准、程序与途径;协调各卫生院与乡村医生对接,积极引导参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范开展补助发放工作的申请、公示和审核。目前5149名乡村医生已纳入补助范围,协调市区两级财政资金3400多万元,相关补助正在陆续发放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进一步筑牢。

  (二)婴幼儿照护示范服务扩面。联合市财政局出台《济南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示范点创建活动方案》,按照“前三季度创建、9月底初评上报、10月底验收、11月评定通报”的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示范创建工作,通过验收的30家机构将获得挂牌表扬和20万元/家的奖励补助。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组织托育机构完成备案81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动员全市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700余人,托育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卫生综合监督扩面。开展卫监“守正创新年”活动,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元监管体系;印发《卫生健康领域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方案》,启动智慧卫监一期建设,积极探索远程在线监控,创新实施医疗机构驻点式监督。截至8月底共开展各类卫生专项整治12项,检查单位24592户次,监督覆盖率73.6%,查办案件2640件、人均办案9.67件,提前完成了人均7件的省定任务。

  (四)人口老龄化教育扩面。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办电视老年大学,开设课程20余门,注册学员近30万人;开展以“关注口腔健康,品味老年幸福”为主题的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系列活动;投入35万元在长清区张夏街道丁庄村等8个村居建设孝善文化墙,关爱老龄健康,弘扬敬老爱老美德。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开展“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组织智能技术应用培训课程41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五)健康知识宣传扩面。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建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区1个,省级健康促进区6个,市级健康促进医院23个、健康促进学校23个、健康促进企业22个、健康促进机关23个、健康促进社区(村)22个、健康家庭223家。开展“公众健康素养大提升”行动,组织1258名健康科普专家“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累计开展宣教活动631场,服务群众61686人。加快推进“屏联网”建设,3325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并网,电视终端开播率达75%,日收视量10万余人次。开展“扁鹊文化泉城行”巡讲活动,紧扣“中医中药进万家”活动主题,遴选152名省市中医药专家组成14个“扁鹊文化巡讲团”,举办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讲座、义诊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展示等活动126场,受益人群6万余人次。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以来,卫健系统全体人员学史力行、真抓实干,各项民生实事得到有序推进,群众纷纷点赞。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委将始终坚持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拿出让问题“见底”“归零”的决心,铆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切实将年内承诺完成的实事项目抓彻底、抓精细,将长期坚持的实事项目抓深入、抓到位,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制度化,用真“行”实“效”把民生项目做精做出彩,用高分亮眼的答卷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作者:李少庆 通讯员:曲荣 朱霆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