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看得到的地方摆着一座花绫缠绕的桥形大架,犹似门楼,中央悬着一串人头大小的彩绫花朵。队伍的人都穿着鞋底像安上火镰铁齿耙一样的靴子,腰佩刀矛箭和箭囊等。他们时而似天空闪电,时而如水中游鱼,在冰面上疾驰,同时张弓拉弦,依次向那串悬着的彩绫花朵射去。除两三人外,其他人都射中花靶。箭中花靶时花靶就自行发出种种鞭炮响。”这是《多仁班智达传》中记载的清乾隆年间举行冰嬉盛典的场景,从这段文字记录中可见其规模之盛大和气氛之热烈。
冰嬉也叫冰技、冰戏,原本泛指北方冬季的冰上娱乐形式,包含多个娱乐项目。乾隆十年(1745年),皇帝看完冰嬉表演后,作1300字的《冰嬉赋》,将冰嬉列为“国俗”“旧典”。将冰嬉写入典志体史书的同时,冰嬉盛典也成为国家典礼的重要组成。乾隆皇帝在这篇赋中梳理到,满洲冰嬉时要穿戴护膝,并用皮条绑牢冰鞋。冰鞋则有两种:一种装有冰刀,可以迅捷地在冰面上滑行;一种是下有双齿,可以防止在冰面上滑倒。此外,皇帝还要赏赐参与冰嬉的兵丁,彰显恩泽。这也意味着,冰嬉由单纯的娱乐活动逐渐上升为国家典礼,成为清王朝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程式。
乾隆年间,冰嬉项目主要包括抢等和抢球,后来又增加了转龙射球,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百戏元素,丰富了表演内容。抢等,又叫“跑冰鞋”“抢雄头”,类似于现在的速度滑冰比赛,通常在距离皇帝冰床二三里外设起点,在冰床前皇帝的最佳视线范围内设终点。抢球的比赛规则更类似于今天的橄榄球,不是用脚踢球,而是用手抢球。参赛者所穿冰鞋底部不是冰刀,而是防滑的齿轮,以将球投入对方的球门为胜。
转龙射球则具有观赏性,是将滑冰、射箭结合于一体的项目,八旗兵士或身负各旗军旗,或手持弓箭,列队滑行于冰面上。冰上置旌门,其上悬彩球,持箭者滑过旌门后射彩球。队形蜿蜒曲折,故得转龙之名。上文中《多仁班智达传》中的这段文字记录的应该就是转龙射球的激烈场景。
流传至今的多幅绘画作品记录了清朝年间冰嬉的宏大场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画师姚文瀚创作的《紫光阁赐宴图》。画面内容反映的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二,清军平定西域后,在西苑紫光阁前举行的宫廷筵宴。在筵宴的过程中,冰嬉在太液池的冰面上展开。
画面上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的冰床、等待“抢等”表演的八旗兵和正在进行转龙射球表演的场景。参加筵宴的臣僚在紫光阁外空地上依次就座,随时可以欣赏冰嬉表演。根据《清实录》记载,参加此次筵宴的人员包括傅恒等诸位功臣、在朝满汉文武大臣、蒙古王公贵族、回部郡王霍集斯、叶尔羌诸回城伯克萨里、哈萨克汗阿布赉、来使苏勒统卓勒巴喇斯等。冰嬉表演为节日庆典和庆功宴增添了欢乐气氛,也是清王朝展现其繁盛的一种方式。
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冰嬉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安陵容为了再度获宠,一袭红衣在冰面上翩然起舞,轻盈美艳。实际上,乾隆年间冰嬉盛典的表演者没有女性,此前的雍正朝也没有。这是因为冰嬉承载了国家典礼的功能,在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下,无论是“军礼”还是“宾礼”,均由男性表演。不过,电视艺术并非还原史实,所以《甄嬛传》中的女性表演也不必苛责。
除了有专为皇家表演的宫廷溜冰技巧队之外,在民间也盛行溜冰活动。有清朝文人笔记记载:“什刹海、护城河冰上蹴鞠,则皆民人练习者。”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民间的花样滑冰好手。
清朝最后一次举办冰嬉大典是光绪二十年(1894)冬,光绪帝仿照乾隆帝奉太后观冰嬉的前例,召集举办了冰嬉大典。慈禧太后率领光绪帝之皇后及各宫嫔妃到北海漪澜堂之碧照楼观看,并在典礼结束后降旨奖励。后来清政府危机愈加深重,此次活动是冰嬉大典的绝响。
近些年,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除了作为一项宫廷娱乐活动之外,冰嬉还有其文化和政治影响力。乾隆皇帝认识到,为防止满族过分汉化,重骑射、尚武勇、保持衣冠言语之类的说教政策固不可少,但收效可能十分有限,而构建一些切实可行的仪式和制度,则可寓教化之义于其中。冰嬉大典的创建,显然不能脱离这样的背景。所以冰嬉成为“国俗”,不仅是清代统治者对祖宗旧制的遵循,也体现出其有意防止满族汉化的政治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