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2022-10-02 11:05:28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责任编辑:鞠月芹

点击音频“听书”

【《共产党宣言》德语朗读】

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主持人:请听文学节目《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

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望道》书影

【《望道》选播——】

  1920年2月中旬。这天黄昏,一条杭州来的客货混装船,沿着浦阳江溯流而上,缓缓靠上黄宅码头。一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身子一纵,从船上跳下。年轻人身着长衫,留着三七分头,眉间开阔,眼眶凹陷,鼻梁坚挺,嘴唇棱角分明,手拎一只旧皮箱。

  皮箱有些分量,年轻人换了一只手,撩起长衫前摆,掖在腰间,迈开步伐,朝山谷快步行走。夕阳下,两侧群山一阴一阳,阴面深黛,阳面金黄。山这边,是浦江县。山那边,是义乌县。他的家乡分水塘,就在半山腰的垭口。

  这位年轻人,便是陈望道。

  主持人:1848年,《共产党宣言》在德国横空出世,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从那以后,《共产党宣言》就像一束火炬,从欧洲传到中国,照亮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一大批革命志士,高擎这束火炬,胸怀变革之志,追望真理之道,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路上,有的彷徨徘徊,有的误入歧途,有的分道扬镳,有的慷慨赴死。更多的人,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前仆后继,接力传递,使革命之火在东方终成燎原之势。

  作家徐锦庚的报告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过程,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刻画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

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初看书名《望道》,以为是写陈望道先生的文学传记,读后才恍然大悟,书中刻画的不是一个望道,而是一群“望道”,是一群包括陈望道在内的,寻找真理之道、践行真理之道的“望道”们。

【《望道》选播——】

  庚申春节过后,陈望道惦记着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事。

  陈望道留日归国后,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半年。因“一师风潮”,年前愤然离开杭州,去了上海。邵力子把他介绍给戴季陶,戴季陶又引他见了陈独秀。俩人郑重托付他翻译此书。戴季陶说:“别看这么薄薄一本,要准确翻译,难度不小。你试译一下,译成后,我就在《星期评论》上连载。”

  要翻译,得找个僻静地方。哪里合适呢?陈望道转悠到柴房,眼睛一亮,腾出一块空地,摆上两条长凳,搁块木板当桌子。

  吃过晚饭,陈望道来到柴房,点上一盏煤油灯。漆黑的小屋,霎时光亮起来。他把英日版本《共产党宣言》和参考资料摆在案板上。

  煤油灯光昏黄摇曳,陈望道摊开两个译本。虽然他中文功底深厚,兼修英文和日文,留日期间大量接触社会主义,但细细研读后,仍感到十分棘手。这时,他才理解,为什么戴季陶说请他“试译”。

  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让陈望道颇费踌躇。他在纸上写了划,划了写,绞尽脑汁,反复修改,最后敲定为:“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油灯下的陈望道,并没有意识到,他郑重写下的这句话,在民众心里回荡了数十年!直到22年后,在延安窑洞的另一盏油灯下,共产党的理论家博古反复推敲,才将“怪物”改为“幽灵”,把“徘徊”改作“游荡”。

【方明朗诵《共产党宣言》】

  主持人:《望道》追溯初心,主线清晰。全书共十二章,前后各有引子和尾声。在阅读中,能强烈感受到作者精心构思,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放到人类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量,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源头的追溯,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源头的追溯。

  作家徐锦庚首先用两章的篇幅,让读者认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动展示了《共产党宣言》问世的过程,让人体会到两位伟人的深厚友谊。接着,围绕《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诞生主线,先描述以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满怀激情,追求进步,探索中国在列强侵略、民不聊生的困境下,出路何在,复兴何时?《共产党宣言》的出现,给这些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鲜活的精神食粮,他们如饥似渴地学道悟道,并且渴望着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寻道学道悟道践道的队伍中来,于是李大钊从北大借出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找人翻译,最后这一重任落到了陈望道的身上。陈望道在浙江义乌老家柴房里挑灯夜战,废寝忘食,错把墨汁当红糖,演绎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经典故事,经久不衰,为人传诵。

【《望道》选播——】

  早春的江南山区,春寒料峭,晚上寒气逼人。每天晚上,家人都要给他准备两样东西,一是火熜,二是汤婆子。火熜暖脚,汤婆子暖手。

  靠着这点温暖,伴着不熄油灯,陈望道熬过一个个长夜,反复推敲每一个词、每一句话,力求既准确、又通俗。实在困了,收拢笔墨纸砚,打开铺盖卷,将书案当床板。

  “十大纲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常被人段落翻译。陈望道发现,日英译本完全相同。他译完之后,隐隐约约,总觉得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呢?他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苦思冥想。这种感觉,若隐若现,稍纵即逝,就像空气中有道光,他一伸手,明明抓住了,又倏然“我就不信,今晚非要找到你!”陈望道发起狠来,笔一撂,起身又转起轱辘。油灯下的身影,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一会儿圆,一会儿扁。

  渐渐地,窗户开始发白,天破晓了。油灯慢慢暗淡,灯芯昏昏欲睡。陈望道忽然觉得,自己就像这根灯芯,也快熬干了。他俯下身子,“噗”一声,吹熄灯芯。

  灯芯熄灭的一刹那,陈望道心里,忽然冒出一束亮光:“十大纲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可以在实践中照方抓药,但在两个译本中,都是采取“名词化”的叙事性翻译,感染力和号召力都打了折扣。

  “我们为什么要翻译《共产党宣言》?难道仅仅是为理论研究,仅仅是宣扬政治主张?不!是为了指导行动、付诸实践,尽快改变旧中国的面貌,改变中国人的命运!”陈望道的思绪如电闪雷鸣,似暴风骤雨,“对!应该采取‘动词化’的施事性翻译,把‘十大纲领’变成可复制、可实施的措施,增强其理论的行动推力,激活它的革命实践性!”

  此时,天已大亮。晨风中,飘来一阵炊烟味,肚子受不住诱惑,“咕咕”叫起来。他贪婪地吸了几口,端坐下来,添水研墨,轻蘸墨汁,静心屏息,笔下行云流水。

  “吱呀。”门开了,母亲张翠婠拎着篮子进来,取出粽子、红糖,摆在桌案上。

  陈望道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张嘴往里塞。张翠婠心疼地说:“慢点,蘸着糖吃,别噎着。”

  过了一会儿,她在门外轻声问:“红糖够不?”

  屋里回答:“够了,够了!”

  又过一会儿,张翠婠探头进来,小心问:“甜不?”

  “甜,甜!”

  张翠婠近前一看,红糖好好的,感到奇怪:“咦,咋没蘸红糖?”

  陈望道抬起头来。儿子这一抬头,把母亲吓得不轻,连退两步:“你嘴上黑乎乎的,这是啥东西?”

  “没啥呀。”陈望道抹了一把嘴,“咦,怎么尽是墨汁?”低头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原来,自己稀里糊涂,竟然蘸着墨汁吃粽子!

  “你呀你,着魔了!”母亲又好气,又好笑。

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转眼到4月底。这天上午,当一缕阳光投进柴房时,陈望道搁下笔,长吁一口气:终于完成了! 《共产党宣言》问世时,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比马克思小1岁,比恩格斯大1岁。

  主持人:《望道》思想厚重,考证翔实。书中展示了大量的文献资料,阐述了《共产党宣言》对我党领导人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如,作者在第十二章写道——

  1939年底,毛泽东曾对陶铸夫人曾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多次阅读《共产党宣言》,并在书上圈圈画画。”

  主持人:书中还叙述毛泽东同志对《共产党宣言》情有独钟,伴随了他一生。朱德同志于1922年在欧洲与周恩来同志一见如故,周恩来送朱德的珍贵礼物,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朱德如获至宝;还写道——

  “从长征到抗战,周恩来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总是装着《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只要一有空,他就拿出来学习,并用来指导具体的革命实践,他把这当作自己的必修课”。1949年4月24日攻占南京后,陈毅问邓小平是什么时候看到《共产党宣言》的,邓小平对陈毅说:“我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有人从国内带去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我正是看了这本书,才认准这条路。”

  主持人:书中还特别描述了周恩来对《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的惦记和对陈望道的关心关爱,令人感动,充分体现了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同时,对一些史实,作者通过严谨的考证和实据来判断,提出与其他文献资料和纪实作品不同的观点和论断,如“一师风潮”两个阶段的分析,以及陈望道离开杭州的时间;还有陈望道改名的时间等等,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有理有据,分析充分,出处详尽,逻辑严密。

  《望道》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交往写起,引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又从国际形势转入国内形势,紧紧围绕《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生动展示了这本只有56页的32开小书,是如何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新的希望之火,是如何影响了一群追寻真理的“望道”们,而这群“望道”们又如何持续不断从中汲取养分,并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望道》视野开阔,文学性强。作品是历史题材的报告文学,时间跨度长,地域空间广,历史事件重大,人物角色厚重。整部作品时间跨度百年,地域上从欧洲到亚洲,从德国、法国、比利时、俄国、日本到中国的北京、上海、浙江等地。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中的很多重要历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些历史事件,也在书中有所体现。

假日“听书”丨循着徐锦庚的笔触,走近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

  【片花】我是《望道》的作者徐锦庚,《共产党宣言》这本薄薄小册子,有着撼天动地之伟力,为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点燃新的希望之火,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可以说,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望道》的作者徐锦庚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这部作品有一个副标题:《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但版权页上将其归类为“《共产党宣言》研究”,可见它具有文献性。作者最初接受这一创作任务,是写《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和翻译者陈望道的故事。但是,这部《望道》超越了写陈望道,也超越了写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望道》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青年时代,那是他们在为人类寻找道路的年代。

  作者选取《共产党宣言》作为《望道》这个主题定位,并把自己也置身于“望道”们中,对《共产党宣言》进行再传播再宣传,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文学是人学,总归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人物上面。作者徐锦庚刻画了一群内心充满信仰、不屈不挠的共产党人群像,写出了他们的激情与执着,写出了他们默默平凡的伟大。《望道》虽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是里面不乏各种的考据与考证,作者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合乎逻辑的评判。此外,书中还对《共产党宣言》的各种译本进行了梳理,除陈望道译本外,还有华岗译本、成徐译本、陈瘦石译本、乔冠华译本、博古校译本、莫斯科译本等,作者逐一分析点评,也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但不管是何种译本,《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不仅是划破旧时代夜空的那道闪电,更是照耀新时代航程的永恒灯塔。

  主持人:刚才为您播出的文学节目《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文艺频道)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