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一环,车站空间已成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可是,你知道吗?车站主体建设完成后,站内装修更需辛勤付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济南的轨道交通建设者们,是怎样让一座座混凝土车站,从“毛坯房”到“精装修”,实现“华丽变身”的。
数字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植筋9000根、砌筑1000立方米、安装风管9000平方米、设备安装2000台、敷设线管4000米、电缆100000米、给排水管道6000米、各类阀门300多个......这些数字看上去挺复杂,但还只是一座车站的数据。一条地铁线设置30多座车站,施工量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工艺繁杂、管线错综、设备数量多、空间布置难度大等现实情况,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导致窝工、停工、返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机电设备工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推动车站机电施工和内部装修顺利开展。
为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建设者们前期频繁往返于现场、工区项目部、设计单位等,认真分析研究运行线路的各类问题清单,对照消防验收、安全评估等专家意见进行细致梳理、论证联审、出具模版图。依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他们对车站中的200多个断面进行了详细剖析,研究机电、弱电等专业涵盖10多个系统的近30种管线排布,逐一分析每站形成的上千份碰撞报告;对线路所有站点的阀门、风机、空调器等近10种设备检修空间进行核对,及时调整存在的问题,保障运营便利、高效、安全地进行检修工作;开展施工深化设计、虚拟建造,指导各专业施工组织,减少不必要工程变更,缩短工程工期及节约工程投资。
精品背后是过硬的技术
联调联试是地铁车站从建设转为运营的关键环节。为确保各系统接口功能和性能,每座车站都需要在两个月左右调试完成近500个点位的上千台设备。机电设备工人以线路运营的标准验证优化设备参数,实施全过程调试记录、形成问题可回溯制,全力确保系统与系统或多个系统之间的接口匹配和协同联动功能正常,为乘客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的乘车环境。
为有效提升运营效果和乘客乘车体验,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投公司机电团队组织多次调研和技术交流,深入钻研新技术、提升线路运行水平。他们引进先进技术“贴附射流”,解决空调风直吹乘客头部的问题;应用静电瓷砖,改善弱电房间地板容易破损的状况;应用“成品防火复合风管”,解决了传统防火风管工序复杂和观感不佳等问题。
从“毛坯房”到“精装修”,地铁车站“华丽变身”的背后是一种精神。不畏难、永向前,人民地铁为人民。用汗水浇筑城市交通“动脉”,用精品服务泉城百姓出行,这就是济南轨道交通人的担当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