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看曾巩穿越900年的泉城之旅

2024-03-11 10:22:38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王贝艺

责任编辑:刘克

  3月8日20时,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最后一期——曾巩篇。节目中,撒贝宁与“曾巩”(演员保剑锋饰)从北宋“穿越”回到当下,打卡济南市图书馆、趵突泉,登上超然楼、曾堤等,重温曾巩的济南岁月。

烟花三月,看曾巩穿越900年的泉城之旅

图片来自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微信公众号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千古醇儒”的曾巩,其功业与诗文已融入了济南的血脉,成为济南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巩之于济南,济南之于曾巩,900多年的时空距离,也从未隔断过。

  在节目中,撒贝宁与“曾巩”先来到了济南三馆广场,参观了济南市图书馆。“曾巩”听到如今济南市图书馆内藏书六百余万册,震撼之余感叹:“万众皆可向学,天下必享太平。”

  据介绍,现在的济南市图书馆是由法国AS公司主持设计,与国家大剧院同出一门,以“泺蕴泉涌”为设计理念,其中“泺”指泺水,“泉”指泉水,“蕴”指的是蕴藏在泉城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开馆以来就人气颇高的“最美书墙”是亚洲最大的,可步入式的书墙,设计灵感取自俄罗斯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书墙整体高9米、共7层,层层用木质隔断整齐相隔,容纳了7万册价值300万元的精装图书。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

  而900多年前的曾巩在齐州,兴办教育,重新恢复《尚书》之学,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宋代学术发展也是一大贡献。

  来济南逛大明湖,怎能不去北水门?怎能不去其上的汇波楼感受历下八景之一的“汇波晚照”?那自然,也要少不得去楼上的“曾巩展览馆”转一转。

  北水门就是曾巩主政期间所建。济南地势南高北低,过去南部山区和城内泉群的水毫无节制地宣泄城北,北门内外常遭水患。曾巩认真考察了济南的地理状况,决定在北城一带疏通水道。他雇佣民工,疏浚了一条深8尺、广30尺的渠道,又指导民工构筑水闸,因时调节泄水流量。这样就使济南城内的大明湖成了一个天然水库,城北平原不仅可以免受水患,而且可以适时灌溉。从此,大明湖“淫雨不涨,久旱不涸”,成为风景名胜之地。

  曾堤萦水,位列明湖新八景。其连接南丰桥与南丰祠,堤上杨柳垂阴,百花飘香,堤两侧波涛阵阵,湖水萦岸。通过此堤,可从南岸到北岸观赏风景。

  这是曾巩为防止大明湖发生水患、修筑的分界东西湖的堤坝,时称“百花堤”,后世称之为“曾堤”。他还在湖边修筑了一些桥梁以疏通水系、连接景点,称之为“七桥风月”。其对大明湖的规划布局奠定了今天大明湖的基本格局,使之成为中国古代园林史上一处重要的园林。

  他还曾于大明湖北岸的高地上建高亭一座,并取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一诗中“北渚凌青荷”一句的诗意,名其为北渚亭。此后,曾巩独自或与友人先后多次登临、宴饮于该亭,并先后作有《北渚亭》和《北渚亭雨中》二诗。

  不仅是政务,齐州的山泉湖河城,也让曾巩深深沉醉。

  《齐州二堂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自(渴马)崖以北,至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曾巩的这段表述,算是正式为趵突泉命名。曾巩以文章的形式,正式确立了“趵突泉”一名。他在趵突泉畔建了泺源堂、历山堂。在其所作《齐州二堂记》一文中对历山、泺水进行了周详的考证,确认济南之历山即舜耕之历山,这对济南历史文化地位的影响巨大。

  有资料记载,收录曾巩文集的《元丰类稿》收诗400余首,仅在齐州两年间创作的诗作就70多首,占其平生诗作的六分之一还要多。

  他游大明湖,吟出“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西湖二首》;他登鹊山亭,便有了“太守自吟还自笑,归来乘月尚留连”——《鹊山亭》;在曾巩题咏济南风物的诗文作品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描写题咏西湖(在古代,济南大明湖也被称为“西湖”,尤其是在北宋文人曾巩、苏辙、孔平仲等人的诗中,“西湖”特指如今的大明湖)景物的作品。其《西湖纳凉》一首描写了西湖的夏日景致,抒发了对夏日西湖的喜爱之情。在《西湖二月二十日》一诗中,曾巩则描写了初春时节的西湖景色,并再次表达了对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

作者:王贝艺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