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登上《2024中国诗词大会》舞台 “我的一切几乎都与诗词有关”

2024-03-23 07:56:01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曹莫

责任编辑:孙亚迪

  3月17日,《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期“多彩”开播,以诗词为媒,探寻中华文化多彩的过去与未来。在“百人团”的青年团中,来自山东大学历史学院的2021级研究生姜艺因表现出色,获得上台答题的机会,一身精美汉服的她仿佛从古典诗词里走出的女子。从很小开始,姜艺就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我的一切几乎都与它相关”,诗词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古筝、中国舞、汉服、非遗手工等都成为她的爱好。

山东大学研究生登上《2024中国诗词大会》舞台 “我的一切几乎都与诗词有关”

山东大学历史学院2021级研究生姜艺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黄中明 摄

  《红楼梦》是“枕边书” 从小与诗词结缘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一形容桂花的诗句,是姜艺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给自己选的定场诗,她参赛时穿着一套端庄大气的唐代样式汉服,在舞台上亭亭玉立,十分抢眼。在参与情境共答题时,她与队友配合默契;并在“飞花令”环节与对手有来有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盛宴。

  姜艺清楚地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四大名著,她“一眼看中”《红楼梦》,从此这部著作就成为她的“枕边书”,先从少儿版、青年版读起,小学三年级时她便能阅读原版。“从林黛玉的‘花谢花飞花满天’开始,我对诗词有了最初的概念,上初中时就尝试写诗,上高中时也写过散文。”

  小学时,她就在家人的鼓励下向报刊投稿并成功发表,这次经历更加激发了她创作的热情;高中时,她与网络上的诗友一起创办诗词主题的公众号,课余时间坚持创作,收集归纳相同主题诗词,或解读诗词中美食等,诗词让她收获了很多纯粹的快乐。

  尽管姜艺大学就读的是历史专业,但她也加入了很多文学社团,并多次参加校内及所在城市组织的各类诗词比赛。读本科期间,她遇到了3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学,他们组建了一个网络群,经常有人会在群内抛出一个字或主题,4个人就在群内玩起“飞花令”,有时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这4名伙伴曾组队参加过一次校内的诗词大赛,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均为当轮次最高分,最终夺得冠军。

  从小就背诵很多诗词 “铁杆粉丝”终登台

  说起诗词,姜艺总能滔滔不绝。姜艺本科第二专业选了汉语言文学,在报考面试时,考官问她怎样看待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她说,阅读诗文要“知人论世”,文学给她以美的体验,历史给她的则是背景支撑,在阅读文字本身之外,她还会关注作者当时的背景、所处的环境,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等。“他们都在历史上鲜活地存在过,要去还原历史原貌和语境,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和诗词。”

  如何记住这么多诗词?姜艺认为并非难事,她从小就背诵了很多诗词,高中期间更是大量积累《离骚》《洛神赋》等长篇经典,而背诵诗文经典也应该是历史与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她说,例如,宋词是有韵律的,在古代原本就可以唱出来,它的行文脉络清晰,读过一遍就在脑海中有一个印象,便能复述出来。

  说起参加《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经历,尽管录制已过去一段时间,姜艺仍难掩兴奋。从小热爱诗词的她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铁杆粉丝”,对节目中出现的每一首诗词都仔细研究。她渐渐发现,其中很多问题她也能作答,而且曾在网上一起讨论诗词的诗友也登上了这个舞台,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也要参加《中国诗词大会》。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海选,当得知今年山东赛区选拔在山东大学举行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巧合的是,本次海选她在“飞花令”环节抽到的字是“酒”,与她2019年首次参加时抽到的字一样,“觉得这5年自己没白学”,姜艺笑道。

  热爱“国风” 立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姜艺说,她在“百人团”中答题时还有一点紧张,但当真正站在舞台上,与自己的偶像点评嘉宾面对面时,她的感觉只有兴奋。这除了得益于她深厚的诗词素养,还与她曾有一定的舞台经验有关。“山大给学生创造了很多展示、锻炼自我的机会,我也经常在各类活动中上台弹琴、跳舞、主持。”实际上,姜艺的爱好远不止这些,这就不得不提到她参加节目所穿的汉服,和作为小礼物送给点评嘉宾的非遗绒花手工艺品。

  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当天,姜艺身着一身“战国袍”,配着精致的国风妆发,这都是她精心准备的。她解释说,自己读研的研究方向是先秦两汉时期,所以挑选了一套与这一时期风格较近的汉服。姜艺真正喜欢上汉服也是读研之后,学校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让她对复原汉服和妆造产生浓厚兴趣,她查阅大量文献,尝试还原自己心中的“大唐国色”,还收集了二三十套汉服。

  姜艺一直对非遗手工很有兴趣,高中就尝试自己制作发簪和小饰品,到了大学又学做缠花,非遗绒花也是她自己摸索尝试的,这是一种难度很大的手工技艺。绒花作品较为逼真,姜艺参加录制时,头上也佩戴了自己制作的绒花发簪。“做一朵花可能就要耗费1-2小时,每一朵花都不可能一模一样,还可以保存很久,象征着既独一无二又永不凋零的美好。”姜艺说,节目中她送给点评嘉宾“花中六君子”的绒花饰品是她耗时半个月赶制出来的。

  姜艺说,很庆幸能在节目中遇到这么多同样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以后的传承之路可能很长很远,我们也会在这条路上不断重逢。”

作者:曹莫

责任编辑:孙亚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