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阅·文史 | 应记入史册的“莱芜县令”

2024-04-18 09:29:3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克
博阅·文史

  作者 | 邓庆昌

  莱芜是嬴、牟故地,自秦置嬴县迄今,莱芜设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岁月流逝和文献不足,历史上究竟有多少县令曾在这里主政?他们在莱芜期间的政绩如何?已经无法得以准确考证。挖掘这些为政者的信息,是地域文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那些在莱芜期间政绩显著,而地方志缺失记载的县令,应该将其记入史册,为后人代代铭记。

  堪比“魏征”的宋代知县龚鼎臣

  龚鼎臣,宋代莱芜知县。《清康熙·莱芜县志》载:“龚鼎臣,郓城须城人。宋景祐初进士。由平阴簿知莱芜县,有惠政。历知兖州府,兖人德之。后复拜京东路安抚使,知青州,累官同知谏院,以正议大夫致仕。”龚鼎臣以直言进谏著称。1045年,兖州人、著名学者、国子监直讲石介去世,朝中有些谗佞之徒就说石介已北去投辽,以此玷污他的名声,皇帝于是让兖州郡守杜衍查问此事,他的属下都知道这是陷害,但谁也不敢明说。这时候龚鼎臣敢于站出来仗义执言,说:“石介哪有这样的事!我敢拿全家人性命担保。”他的这个立场和杜衍的态度不谋而合,因此,杜衍称赞道:“你年纪轻轻就这么主持正义,前途不可限量。”石介事件过去之后,杜衍就推荐龚鼎臣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并到莱芜任知县。

博阅·文史

《莱芜县志》中记载的李延庆

  关于龚鼎臣在莱芜的情况,莱芜县志仅记载了“有惠政”的评价,宰相刘挚为其所作的《正议大夫致仕龚公墓志铭》记载,他“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莱芜县兼冶事,前时赋民车运铁,人大劳费,公至罢之”。由此可知,他在莱芜任知县时,还“兼冶事”,应是同时兼任冶铁监的职务。上任伊始,针对“前时赋民车运铁,人大劳费”情况,即“罢之”。刚刚到莱芜上任,就出台这样一个减轻民众负担的惠政,体现了他体恤民情、为民请命的品格。刘挚之子刘跂在为其《东原集》所作的序言中,介绍龚鼎臣祖籍:“上世居莱芜,徙淄川,又徙东平,皆在齐鲁儒学之地”。由此可知,这位宋代名臣与莱芜确有很深的渊源,他不仅曾任莱芜知县,而且祖籍也是莱芜的,因此,刘挚在墓志中以“龚莱芜”称之。

  龚鼎臣一生敢于直言进谏,他主管谏院后,不论大事小事,直言不讳,且言语平和,使皇帝容易听得进去,所以他的主张多半都被采纳施行。龚鼎臣以其独到的勇气和胆识,屡屡成功进谏,并历仁宗、英宗两朝而不倒,这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特别是英宗即位后,他刚正直言,请求新帝延访大臣,亲自决定国家大事,劝皇太后把权交给新帝,不要再垂帘听政。这些谏言都关乎皇家直接利害的大事,每一次都面临杀头的危险,但他始终为国家计,把个人生死置于脑后。有了这种境界,才不愧为国家的“鼎臣”栋梁,这也许就是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原因吧。

  “山左清官第一”李隶中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一位广东人到莱芜任县令。这个县令名叫李隶中,字司五,号崖峰,今广东惠州市龙门县人。其实在到莱芜之前,他已在山东多地任职,历任福山、黄县、夏津、博山、邱县县令及德州州判、临清直隶州州同,所在多善政。《龙门县志》称,“隶中历宰六邑佐二州,不名一钱,时称山左清官第一。”遗憾的是李隶中在莱芜任职情况,莱芜县志记载基本空白,仅在县志《官师表》录有李隶中的名字,记载其任职时间为乾隆四十三年。所幸李隶中的事迹和诗歌,被清代著名诗人张维屏收录进其道光年间所著的《国朝诗人征略》中,从而使这位享誉山东的清官事迹得以流传后世。

  民国《龙门县志》收录了《国朝诗人征略》中记载的李隶中在莱芜的事迹:李隶中在任期间,河南河堤溃决,水决至山东曹州界,莱芜县等地区需筹款修复。因为莱芜当地资材短缺,李隶中不想让老百姓来承担,便将自己的薪俸捐献出来,但这远远不够。于是李隶中“贷粤商金代办,邮书其弟晃中在家措偿”。也就是说,李隶中向广东商人贷款垫支,再写信让他的弟弟李晃中在家筹措,最终凑够了款项,使得“莱民无秋毫之累”。百姓商量着要为他立“德政碑”,李隶中“力劝乃止”。

  莱芜历史上记载的清官不少,但像李隶中这样自己出钱替百姓解决负担,当自己财力达不到时,竟不惜贷款垫支、发动家人筹款的知县实属罕见。李隶中在莱芜的事迹还有很多。有一年,乾隆东巡经莱芜,县里的胥役里长借迎接之名,增收杂税,鱼肉乡民。李隶中得知后,严加惩治,把所增税收还归于民。百姓非常感激他,联名送来了“冠服”。这件事被载入《龙门县志》中。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这位在莱芜任职三年的清廉知县不幸卒于任上。据载,当时闻听他去世的消息,莱芜百姓无不痛哭流涕,至次年送其灵柩回归故里时“犹哭声震野”。“十年书剑远飘蓬,此日才膺百里封。保赤有心愁学浅,御寒无策为官穷。板桥直接荒城路,野树横悬古庙钟。但愿尔民耕且读,讼庭花落鸟啼空。”这是李隶中现存唯一的一首诗歌,也是其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为民请命的知县李延庆

  清初莱芜有一位为民请命的著名县令,名叫李延庆,值得铭记。《莱芜县志》载:“李延庆,直隶岁贡,顺治十八年任”,光绪《玉田县志》载有其传记,使我们有幸认识了这位流芳后世的知县。

  据《玉田县志》记载,李延庆,河北玉田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以明经廷试第二的优异成绩选授莱芜知县,到任后便深入民众,访贫问苦,并根据乡民意愿,免除百姓“供应杂派”,又积极向上反映,解除了困扰莱民的“以熟包荒”问题。

  清宣统《莱芜县志》大事记记载:“壬寅(1662年),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豁除包荒地。莱芜数经丧乱,比户流亡,荒芜遍野,税粮责之实在包赔,谓之包荒。莱民困于此役,颠连无告久矣!前邑令申请开除,屡经驳斥。至是,山东巡抚奏:莱芜包荒地一千三百五十四顷零。业经察荒臣陈明裴查明题报,部行文复勘,复经前府臣许文秀、署抚事布政使周天裔先后两次题请豁免。部议以订正《全书》时未经申请开除,何日久始称包荒,仍令征粮催解。咨行到,臣即严檄藩司,随据该司详称质知县李延庆不遵照部行,以迟延违限呈报。经承指名题参,部附议处矣。臣仍严檄催解,而阖邑士民具呈陈告,哀控不已。臣批行藩司移文济守道王纪,转委泰安州知州曲允斌履亩清查,该县荒地委如前数,包荒非虚。似当仍应该豁免,以苏民困,疏入,允行。自是莱人如释重负。”

  清康熙年间开始,规定各省开垦荒地,一律免税十年。同时还下令,荒地垦熟后,产权就归垦荒的人。地方官吏为了增加土地税,往往以荒地作为熟地虚报土地田亩数,以熟地包纳荒田里的米粮,进行征税,无疑加重了农民负担。

  从这一记载看,李延庆任知县时,免除莱民的“以熟包荒”是未经允许的,但面对“莱芜数经丧乱,比户流亡,荒芜遍野”“莱民困于此役,颠连无告久矣”的艰难境地,他多次申请,屡遭驳斥,只好“不遵照部行,以迟延违限呈报”。为了一地百姓,不惜冒着罢官的危险,为民请命,得不到许可,竟以“迟延违限呈报”的方式为民解困,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正因如此,在他遭“部附议处”时,“阖邑士民具呈陈告,哀控不已”,可以想象其场面应是何等感人。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这项税负最终于康熙元年免除。对莱芜来说,这应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大事,因此县志将其列入了莱芜大事记,而这时李延庆已不在任上了。

  为减轻莱民负担,他在任期间,还坚持“漕粮收解悉由于官,黠胥不得中饱”,同时,勤于狱讼,清查了多年不决的积案。正因为他只有“一心为民”的念头,得罪了上司,终被“解官”,虽不久复职,但最终抑郁而死。噩耗传来,“莱民泣送者盈路”。

  至清至廉的知县纪淦

  清道光元年(1821年),河北文安人纪淦到莱芜任知县,在任期间携地方士绅创建了莱芜历史上具备完全教育功能的地方书院——汶源书院,使莱芜清后期一度文风兴盛。

博阅·文史

重修后的汶源书院远景

  《文安县志》记载,纪淦生而颖慧,弱冠应童子试即得冠军,其后府院试皆第一,嘉庆戊午(1798年)乡试中举,可谓才华横溢。可惜礼部会试屡试不中,只好通过“大挑”到山东,先后在邹平、平原等地任职,“皆有政声”。他一生清廉耿介,视金钱如粪土,在莱任知县期间,“为之减征徭,兴学校,士民法之”,为造福莱芜人民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倡建汶源书院,振兴莱芜教育,功不可没。他体察民情,心忧百姓,《莱芜县志》记载,他“善听断,烛两造,曲直无少爽。时巡县境,察民疾苦”。可惜因“抗直不事逢迎,忤上宪意”,于道光六年(1826年)被劾罢官,因一生清廉耿介,罢官时负债累累,只得流寓济南,不料一年后,竟在贫病交加中去世。莱芜士民知其一生清廉,得知他病重消息后,怕因债务不得脱身归乡,纷纷捐资赴济南设法帮助他,但等赶到时纪淦已去世,士民只好把这些钱,在境内分立专祠以纪其德政。他的灵柩归乡时,莱芜“士民焚香载道,哭声达野”,因其家庭贫寒,家人竟无力为之下葬,他的妻子也是“流寓津门,卒以无嗣终”。

博阅·文史

原立于汶源书院的《汶源书院记》碑文拓片

  民国时期天津著名教育家、方志学家和诗人高凌雯所撰《志余随笔》,收录了他撰写《天津县新志》的札记,其中一则记载了纪淦之妻流寓津门情况。文中记述:“道光间,有贫妇行乞于市,询之,则其夫为文安纪氏,天津俞提督之外孙也,嘉庆三年举人,宰山东莱芜,亏款夺官,穷愁以死,有子愚懦,无以为生,来依俞氏,而俞氏凋零已甚,故行乞耳,梅树翁闻而赒恤之,书生作宰,末路堪怜,而俞公功绩烜赫一时,徒以似续无人,族姓败落,在道光初遂已如此无怪,至今无人知之矣。”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时代,一个在莱芜任职六年的县令,罢官之时,竟负债累累,不能不说其清廉之至。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孩子愚懦不能自立,因此,纪淦去世后,妻子孤苦伶仃,没有依靠,为求生存只好到天津投靠纪淦外公俞提督,不想俞氏也是“凋零已甚”,只好在天津行乞于市。幸好津门诗人梅成栋知道这个消息后,给予接济。

博阅·文史

汶源书院今貌

  倾囊救民的知县戎式宏

  康熙初年,浙江鄞县人戎式宏到莱芜任知县。在任期间,他清廉务实,逢灾荒之年竟倾囊救民,其至真至诚的情怀令人感动。浙江《鄞县通志》载有其传记:“戎式宏,字含大,康熙十一年拔贡,初任山东莱芜县,值岁歉,奉文蠲赈,亲赴各厂察核,按口均给,病者设药局,全活甚众,有营弁率健儿入境,纵团场,驰骋伤禾麦,式宏遽夺所持令箭,用印封识缴纳,帅府于是相戒不敢复犯。迁江南旌德县,兼署绩溪,有逋课万余两,积久未清,式宏不忍敲朴,为鬻其先业偿之。丁外艰,濒行,士民攀舆泣别,服阙,补福建安溪,未几卒。父上德,字聿修,顺治九年进士,累官至通政司右参议。其师林时跃称其处脂不润云。子澄,字心源,康熙二十四年进士,知德阳县,以廉能为大吏所重,遂以全蜀丈量委之,澄素精句股法,所至亲自履亩,熟者无隐,荒者豁免,民便之。升督捕司主事,改职方,卒于官。”

  从其传记可知,戎式宏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被任命为莱芜县令。自1672年至1675年,主政莱芜达三年时间。据《莱芜县志》载,他清正廉洁,“勤于政务,案无留牍”,“正供外不取丝毫”。上任时正值莱芜受灾、庄稼歉收,他奉旨免除百姓租税,并主动捐献家产数千金救济贫民,使流离失所的百姓得以复业,他还设立药局为病者调治,救活了很多人。他敢于直言,为民作主,一次有个营弁率一队士兵进入莱芜,纵容士兵在团场驰骋损伤了百姓的禾麦,戎式宏遂剥夺了他们所持在莱芜训练的令箭,用官印封好标记送到帅府,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戒,从此这些官兵相戒不敢复犯。在莱芜任职期满后,他又任江南旌德县令兼署绩溪,当地欠赋税万余两,长年不能缴纳清,戎式宏到任后,不忍心强制征收,他就变卖家产为百姓偿还,其爱民如子之心可见一斑。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官吏,能在治下百姓遇到灾难时慷慨解囊,救民于水火,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更为人称道的是戎式宏一家三代清正为官,其父戎上德累官至通政司右参议,人称其“处脂不润”;其子戎澄,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任德阳县知事,也是以廉能为大吏所重,值得后世学习。

  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今天我们已经都不记得这位清初著名县令了,但从历史典籍零零散散的记载中,仍能看到这位大公无私、倾囊救民的封建官吏的高大形象。

责任编辑:刘克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