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济南:非遗传承人从“手艺人”到“守艺人”“创艺人”

2024-06-11 07:50:33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孙亚迪

《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一束灯影传百载 一方戏台换新颜》

  6月1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端午佳节话非遗·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专题,分别以《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一束灯影传百载 一方戏台换新颜》为题,对济南皮影戏的传承和创新进行了报道。

  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端午期间,在济南同生里社区,一方幕布,一束灯光,在匠人灵活多变的腔调中,一场热火朝天的“龙舟赛”正在舞台上上演,台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正在表演的,是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她告诉记者,高祖父李克鳌是济南皮影的创始人,自己从小就跟着爷爷学皮影。

  “看拿着有二两沉,实际上有三斤重。为什么?皮影双手对舞百万兵,要求我们演员胳膊要端起来,叫端平,拿直,就是表演皮影的时候是有规矩和讲究的。”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说。

  李娟告诉记者,皮影是一门非常综合的艺术,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皮影艺人,从写剧本,到制作皮影,再到上台表演,每一步都得拿得起来。从小每天都要练习画画和剪纸,说评书、快书和相声,对她来说,也是家常便饭。

  “过去收徒,三年才能够出徒,才可以渐渐在舞台上能够独立地演出整场剧目。”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说。

  就这样,一代代人靠着手把手地传承,逐渐演绎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皮影戏。在过去,济南皮影几乎场场爆满,每天都在轮番上演新剧目。然而面对日渐没落的皮影行业,李娟告诉记者,她也曾经有过不入这个行当,找份普通工作的念头。

  随着济南皮影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爷爷被评为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演出一下子又多了起来。国家的保护,可以说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曾经有一场演出,有一个观众到后台跟我说,看到你的皮影我非常激动,因为我小的时候就看过你们家的演出,皮影如今能发展传承到现在,我们作为观众特别想支持你,希望我的孙子、我的重孙子,世世代代都有机会能够看得上这样的皮影艺术。”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说。

  一束灯影传百载,一方戏台换新颜

  随着一项项保护政策落地,济南皮影终于不用再愁后继无人,但是传承推广之路还是举步维艰。灯影流传的背后,是一代代人难以割舍的初心与热爱,如果能更好地守护这份真情呢?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继续来看。

  “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皮影艺术有着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绝不能遗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传承与推广。”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继平说。

  想要真正让皮影得到传承与发展,首先要让更多人接触到皮影。有舞台、有演出,这是基础。

  “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展示的平台,他们会推荐我们到全国各地,去表演皮影戏,甚至有很多的交流。”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说。

  除了政府的扶持,皮影要想真正生存和发展起来,还得学会造血。

  “这个是皮影的微型小舞台,大家看完了皮影戏之后,也想在家里演怎么办,这个就是一个亲子互动非常好的礼盒。”济南皮影戏传承人李娟说。

  “皮影+文创,皮影+研学,皮影+教育,皮影+科技”,眼下济南皮影正不断通过跨界合作,寻找更多的生存空间。知名度和收益提升后,收徒也不再是难题。

  十年间,李娟在济南市文化馆的帮助下,已经招募了三批学员,还组建了一支以90后为主的皮影女团。

  眼下,还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平台,也向济南皮影伸出橄榄枝。在济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就专门搭建了工作室和演出场地。

  “设立了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把包括皮影在内的非遗项目,让它们聚集在这里,方便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样形成了一种抱团发展的效应。现在其实就是政府搭台,传承人唱戏。”济南古城保护和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学东说。

  如果说非遗的魅力来自悠久的历史,那么非遗的生命力就在于传承和创新。怎么能让非遗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也期待着未来能开启新思考,探索出新模式,让非遗持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责任编辑:孙亚迪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