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云锦湖公园西侧的张养浩纪念馆终于开馆了。
毫无疑问,这是济南的一件文化盛事,是对“名士之城”的又一次文化确认。
张养浩纪念馆,其价值不仅是向世人展现一批文化馆藏,更在于中国文学史上一代曲宗的“重生”,在于由张养浩的政声品望、文学关怀所散发出来的深厚人文精神的“重拾”。
尤其这种人文精神中的“民生为念”“清廉克己”,就是济南现在正发扬光大的“城市品格”。
由此而言,张养浩纪念馆,是永怀不忘一代文学大家,也是济南挖掘“名士”文化,做大城市软实力,做强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
遇见张养浩
张养浩纪念馆开馆后,进入试运营阶段,该纪念馆位于云锦湖公园西侧,建筑面积约4900平方米。
馆内集中展示了张养浩的人生经历、为政思想和文学成就。
纪念馆试运营期间,每日9:00—17:00对外开放,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所以,如果有余暇,不妨来纪念馆看看——
来“遇见”你可能还不是特别熟悉的张养浩,遇见那不绝如缕、悲天悯人的文学情怀。
说起济南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地位,大家了解比较多的,肯定是“济南二安”,知道词风婉约与语涉豪放的宋词,却不大了解济南“古代文学”中还有一宗,那就是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开创的“悲悯苍凉”之风。
正是这种风潮,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从此,济南的文学格调中,不仅有帘卷西风、金戈铁马,还有了“民间疾苦声”。
说起张养浩的散曲,那可是教科书级别的——
是真的进入现在中小学教科书的。
那首脍炙人口,雄浑沉郁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正是为民发声的经典之作。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尽了王朝兴替,道尽了民生多艰,成为千古绝唱。
有文学评论点评:这首小令遣词警辟,形象鲜明。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语言精练,且富有人民性,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来纪念馆看看吧,遇见我们的“邻居”张养浩,遇见不朽的文学,遇见不老的情怀!
廉洁的传奇
张养浩,是怎样一个传奇呢?他身上凝聚着怎样一股“气”呢?
看看他的生平——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这是《元史 张养浩传》里的开篇介绍。
根据记载,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寒食节前后,张养浩生于济南历城县一户富裕人家。其父张郁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商人,曾经在历城购置田产五百余亩。
在纪念馆的墙壁上,有这么一句话,是张养浩的的原话存录:“诸公但思至公血诚以报国”,就是他为官清廉最真实的写照。
这句话怎么来的呢?
据记载,胸怀社稷的张养浩层两次主持朝廷的进士考试,为朝廷聚拢一大批政治精英。科试后,有进士要登门致谢,张公谢绝不受,坦言“诸公但思至公血诚以报国政,自不必谢仆。”
读到这里,一名转意奖掖后进,为国养士储才,不为自己谋丝毫之利的“致君泽民”的清官形象,已经跃然纸上了。
胸怀利国济民理想的张养浩,1292年离开东平到京城求仕,此后他做过礼部令史,进过御史台。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无论身居何职,他都能甘守清贫、恪尽职守,以读书为乐事。
有一次张养浩生病,朝廷要员,也是他的恩师前去探望,当他看到这位御史台家中朴实无华、别无长物,禁不住称赞道“此真台掾也!”
“台掾” 乃御史台支柱之意。
传“城”精神
张养浩,有才名,更有廉声。
这在他的时代不多见,即便拿到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璀璨耀眼的存在。
“不鄙薄民,乃率之以躬。待之以诚,使民俗归厚,其民莫不心亲而安其教令。”这是当时对他为官的评语。
这一点,值得后世铭记,值得后世膜拜,值得今人汲取并持续发扬。
在张养浩纪念馆,有其《为政忠告》的著作,这部书恰恰展现了张养浩的为政之德与为政之道,在这里,人们一定会惊叹于他杰出的官品、官德、官识,堪称儒家政治家的优秀代表。
张养浩,一生养浩然之气,真是人如其名,官如其名——
其为官近33年,一直为官清廉,尤以关心民瘼、直言敢谏享誉当世,无论身居中枢还是地方为官,他满腔济世情怀,常以天下苍生为念。
张养浩是济南人,他人生志趣,价值取向的形成,无疑是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精神浸染所致。
济南,建城2600多年,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张养浩的“廉洁文化”就是济南名士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挖掘好、传承好、利用好廉洁文化,功在千秋,利在当代。
留住、展现、发扬廉洁文化,这也是张养浩纪念馆建成的重大意义,把张养浩作为一座精神丰碑在泉城大地上树立起来,必然会警醒后人。
根据规划,主管部门将与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沟通,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完善场馆设施、功能,将张养浩纪念馆打造成集教育、研究、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张养浩的生平事迹,感悟“济南名士”的精神风骨,感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助力城市文化建设、城市软实力提升。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廉洁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断言,张养浩“为民发声”“廉洁为民”的精神,是与古为新的,是当下的“精神风尚”,永远不过时。(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