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医保监管对象将从机构向具体责任人延伸。该制度将在医保协议管理的框架下,从医保支付这一关键环节入手,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驾照式记分”,从而实现动态精细化管理。 (9月29日《工人日报》)
“驾照式记分”的主要看点,是参照驾驶证记分规则进行管理。当发现有人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时,将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对其予以记分:相对较轻的记1-3分,重一点的记4-6分,更严重的记7-9分,最严重的欺诈骗保等行为记10-12分。一个自然年度内记分达到9分的,将暂停其医保支付资格1-6个月,暂停期内提供服务发生的医保费用不予结算(急救、抢救除外)。一个自然年度内记分达到12分的,将终止医保支付资格,终止期内所提供服务发生的医保费用将不予结算。
此前,由于监管只能处理到机构,无法精准监管到人,部分违法人员能全身而退,因而抱有侥幸心理,甚至在被查处后改头换面继续从事欺诈骗保活动。“驾照式记分”制度的出台,将监管对象由定点医药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和药店经营管理人员,这一改变不仅可以减少误伤,而且对医保“蛀虫”的打击也更加精准。
比如,过去若某医院被暂停和取消医保定点资格,患者到这家医院看病将不予结算,导致患者不得不到其他医院看病,医保直接惩罚医院的同时,也间接惩罚了患者。“驾照式记分”监管取消相关资格的是个人而非医院,假如某医生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患者还可以找同院其他医生看病,并不影响医保报销。
被暂停医保支付资格的医生看病不能报销,周围其他医生可以,参加了医保的患者就不会再找这位医生看病,该医生也就在某种意义上丧失了执业能力。并且,医保部门将为相关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医保诚信档案,医生在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被暂停或终止医保支付资格,在其他定点医疗机构也将被采取相应措施,无法通过更换单位来逃避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区域被记分处理的,信息会在全国共享,一旦在一家定点医药机构被暂停或终止医保支付资格,在全国其他地区都将如此。也就是说,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骗保伎俩不灵了。每一分都很珍贵,所有医保相关工作者都要爱惜自己的“职业羽毛”,守住自己的职业底线。
监管既要针对定点机构,也要针对定点机构里的个人。尤其是,少数医务人员和药店工作人员等个人不仅放任或协助患者骗保,而且自己也可能暗自从事分解收费、过度诊疗、倒卖“回流药”等骗保勾当。针对机构可展现监管的力度与广度,针对个人则可展现监管的精准度,将监管延伸到每个医疗和药品交易的细节。不同的监管方式形成互补,才能全方位筑牢“救命钱”的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