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店门,草包包子的香气夹杂着荷叶的清香就扑面而来,这就是很多人认准的老济南味道。
草包包子铺寄托着三代人的匠心,承载着他们的坚守与创新,更折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脉搏。这家包子老店,如何历经百年,叫好又叫座?董馥生的故事也许能够给出答案。
草包包子非遗传承人董馥生
在烽火岁月里诞生
我今年75岁了,身体虽然大不如从前,但是每天还是坚持到草包包子铺来转转。看到大伙吃得香,我就觉得特别知足。
草包包子是几代济南人的记忆,创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草包包子的创始人叫张文汉,他年少时在济南泺口“继镇园”饭庄打工,因为憨厚老实,不计得失,街坊邻居便给他取了一个绰号“草包”。
后来,张文汉自己开了一家包子铺,主营蒸包。他的包子铺虽然没有名号,但蒸包的外形好、味道好,又加上他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红火,“草包包子”逐渐有了名气。
在1948年解放济南的战役中,国民党出动飞机对城里进行轰炸,隔壁一家食品店被炸弹击中,山墙倾倒后砸向包子铺,张文汉被压在墙下,再也没有醒过来。饭店由他的妻子与张文汉的生前好友合伙经营,只能勉强维持。1956年,草包包子公私合营。
草包包子铺
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从小学过画画,后来还报考过艺专,但没有考上。高中毕业后,18岁的我到草包包子铺当了学徒,掏炉灰、烧炭,从最基础的活干起。那时,草包包子铺属于国企,我不用像张文汉那样讨生计。我学习馅料调制,逐渐掌握配方。我妻子鲁婕学习包包子,包子包制相当讲究,十八个褶一个不能少。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又根据顾客的需求,对馅料配方作出一些调整,既保留顾客熟悉的味道,又推出一些新的口味。后来,凭借勤劳和执著,逐渐在这里扎下根来。
在改革浪潮中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草包包子铺。
当时,草包包子铺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我想到了承包,6万元的承包费,包括了父母积蓄和自己的全部家底。开始当“老板”后,我也成了那个年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那时我40来岁。如果下岗,其实可以去打工,不必承担风险。但是,在艰难的烽火岁月,草包包子都能生存,现在要眼睁睁看着这家店倒下,我不忍心也不允许。做出“创业”的决心,并且付出巨大的成本,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当时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
董馥生
其实拯救这样一家老店,比开一家新店更难。最关键的是改变顾客的印象和观念。刚开始,这家店一天卖不出一袋面粉的包子。我们夫妻起早贪黑,我负责炒菜,我妻子负责面点,保证品质,价格亲民,慢慢“养”起了口碑,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我对草包包子的感情很深,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个品牌保留下来。1999年左右,店铺的房子急需修复。那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卫生间还是旱厕。硬件对生意影响很大。我再一次做了个大胆的决定,重新装修,从原本300平方米扩建到800平方米。度过那段比较艰难的时间,草包包子铺焕然一新。
在新时代迎来创新
我这一路走来,和草包包子经历了岁月洗礼。2010年,草包包子荣获“中华老字号”。2015年,它被列入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董姗姗
现在,我女儿董姗姗接了班。小时候,她对草包包子很不喜欢。因为我们把草包包子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没有时间带她和妹妹出去玩。就连寒暑假她也要到店里去帮忙。
女儿大学毕业以后,到南方工作。后来她觉得按部就班的工作似乎并不适合她,再加上我和妻子年龄越来越大,也希望回来帮忙。
董姗姗是1998年来到店里的,我们要求她带头干,她就从擀面开始,把做包子卖包子的所有流程都干了一遍。
我女儿说,最初她没想一直留在店里。但是在“打工”的过程发现,济南人对草包包子的感情,以及我们夫妻俩倾注的心血,让她感受到责任的分量。
包子铺的顾客络绎不绝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除了“守”,女儿更要做的是创新。提升品质,从采购原材料入手,保证每一个环节质量过关;做加盟店,到现在为止,草包包子陆续开了14家分店。
到现在,草包包子铺还是使用老面来发面。老人和孩子吃了以后,给出的评价是“舒服”。一代代济南人喜欢草包包子,很多外地人来这里打卡,这就是生命力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