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要为一段发生在城市里的故事寻找时空注脚,地铁一定是拿得出手的选择。它所酝酿的风尚文化、彰显的时代精神、提供的交通便利,不仅独一无二,而且有着强劲的心理凝聚力和经济吸引力。”
11月22日,济南地铁3号线二期正式通车,起自一期工程终点滩头站,终于机场北站。全长约13公里,共设曲家庄站、川流站、临港北路站、临空站、机场南站、机场北站6座车站,均为地下车站,是济南首条通往机场的轨道交通线路,机场北站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将实现与T2航站楼一体化换乘。
几乎每一座城市的地铁筹备之路都充满艰辛。济南人的地铁梦做了30年,从1988年对地铁的初步探索,到2019年轨道交通1号线通车,铁轨托起泉城腾飞的新希望,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向这座城市的市民徐徐走来。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截至今年10月,在全国各城市地铁运营里程排名中,济南排名31位。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地铁的建设起步确实不早。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地铁”也成为济南的发展之痛。
为了保泉,济南对地铁的建设格外慎重。好在,“现代化”与“自然”之间融合的壁垒可以由技术来打破。2019年4月1日济南地铁1号线正式初期运营,开启了泉城的地铁时代。2021年3月26日,随着2号线初期运营,济南首次跨入地铁换乘时代,运营线路达到84.1km。从保泉水和建地铁的零和博弈,到如今实现泉水与地铁共生,其中历经的艰难可想而知。
地铁不断延伸,城市迎来蝶变。也就在2020年济南正式迈入“万亿俱乐部”,地铁强力支撑着济南由“大明湖时代”向“黄河时代”跃进。
如今,这座城市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坐地铁多少分钟”成为距离单位,精确到分钟的上下班生活成为现实,济南地铁正引领市民进入“准点通勤”时代;地铁运营所到之处缔造繁华,盘活土地资源,带动特色商圈,助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城市是流动的,让人口、资金、货物、信息等要素在一定范围内流转,才能不断激发发展的活力。而一般来说,城市的规模越大,其竞争力就越强,但任何规模经济都有一个边际效应递减现象,当规模达到一个极限临界点之后,就开始“规模不经济”了。
地铁犹如地下的“毛细血管”,拉近了城市各片区间的距离,社会要素间的流通更通畅,让城市变“小”了;又把沿线片区带进了地铁时代,提升了城市的多向维度,将临界点不断外扩,让城市变得更立体了。所以,建地铁也是建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地铁对城市发展的意义,并不亚于蒸汽机、内燃机。
回到3号线二期通车,它将济南东站、济南西站、长途汽车站和遥墙机场等“三站一场”主要交通枢纽串联衔接,实现了长途汽车、公交、轨道交通、飞机的“无缝换乘”。据测算,从龙洞站至机场南站单程时间为50分钟左右,与高峰时期开车前往相比,缩短半小时左右,济南东站至机场南站的时间更是缩短至21分钟左右。这便利的不只是济南城区居民,周边县区及邻近城市的居民来济南乘机,出了汽车站、高铁站后就能坐上地铁前往机场。
可以预想的一个场景是:每个清晨,地铁载着充满希望的人们赶赴生活的“战场”;每个傍晚,地铁再将倦容满面的他们载回梦乡。那里或许没有美丽的风景,但有着生活的真相。日月轮转,一道道铁轨承载的是无数劳动者的生活,无数劳动者用他们的双手托起城市发展的未来。
千年古城与现代工业交织,济南的“地铁时代”还在不断扩容,4号线一期、6号线、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和9号线一期正有序进行。“轨道上的济南”正疾驰而来,相信随着“地铁空白地带”越来越少,城市发展空间越来越大,“泉城处处是中心”也终将从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