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就是最美的“诗和远方”

2024-12-23 08:01:16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责任编辑:高原

  每逢假期、周末,乡村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走进田间地头,果实结满了枝头,果蔬芳香扑面而来;推开农家小院,看灶台炊烟升起,一缕缕饭香弥漫了整个庭院……这些农村的生活片段,成了许多人追寻的“诗和远方”。

  在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科技助力,让农业增“智”又提“质”

  乡村振兴,数字先行。数字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抓手。近年来,太平街道以科技驱动农业强省建设,提升设施装备支撑能力,创新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让乡村发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增“智”提“质”。

  来到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万亩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沿途川平野阔,一片美丽的田野映入眼帘。令人吃惊的是,放眼这万亩良田,竟无需一人劳作看管。示范园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预计提升粮食亩产15%,实现亩均增收300元。

家乡,就是最美的“诗和远方”

  从早些年“凭经验”到现如今逐步实现的“看数据”,万亩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将数字化技术经试验后逐渐应用到农业管理各个阶段,从单项技术的验证,到多项技术的集成,一站式数据采集,方便了农业人员对作物长势数据信息上“云端”查询。

  越来越多的“新”“智”设备与技术正逐步替代传统人工作业,辅助技术人员提出更为精准的农业植保建议,一场数字革命正在深刻重塑农业农村的发展格局。

  拓宽致富路子,用“小特产”撬动“大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太平街道始终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心,围绕主导产业重点突破、特色产业多元培育的目标,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链”上发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太平西瓜、石磨面粉、来佛寺无花果……这些“小特产”的身后藏着撬动一地经济、拉动一方发展的大产业。

  太平街道素有“中国优质西瓜第一镇”的美誉,种植西瓜历史悠久,“太平宝”以个头小、甜脆甘美等特点备受市场欢迎。今年太平街道小栏庄村首次尝试一年三茬西瓜种植,科学轮作让耕地不“断茬”。一年三熟的西瓜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收入,为全村种植业提供了样本。

家乡,就是最美的“诗和远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老一辈人的岁月里,寻常百姓家的烟火不是在灶台上,就是在石磨旁。在太平街道郝家寨村,石磨面粉不只代表了小时候的味道,更为集体增收、百姓致富增添了浓浓麦香。

  进入石磨面粉加工车间,在工人的操作下,一粒粒黄澄澄的小麦,经过筛选、清洗、润麦、精制等工艺,变身为面粉、全麦面、挂面等石磨面产品,石磨声悠扬,麦香气浓郁。从种植到筛选,再到深加工,这里的石磨面粉产业链正不断延伸,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为致富路上更添人间烟火气。

  投身家乡,让“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新活力”

  农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整体素质高,农业高质量发展就有了人力保障。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地以及基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拥有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的“新农人”选择投身家乡这片沃土。

  走进太平街道前石村锦鲤养殖基地,成千上万条锦鲤在水中欢快地游弋。鱼塘主人郭玉涛不仅是一位退伍军人,也是一位“新农人”。多年来,郭玉涛凭借对锦鲤产业的深刻洞察与不懈追求,不仅实现了个人致富,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身为党支部书记郭玉涛知道一个人富不叫本事,要让村里的父老乡亲都富起来。他经常鼓励村民一起加入锦鲤的养殖,并将养殖经验传授给他们。此外,郭玉涛还流转了村里百余亩的盐碱地,定期付给群众租金,还雇佣一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在太平街道,郭玉涛致富之路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个缩影。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小观赏鱼也能成就大产业路,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春节将至,在外的游子们即将踏上回乡的旅程,相信你们在享受幸福团聚的同时,也能切身感受到家乡发生的变化,重识这片“最熟悉的陌生地”。(来源:济南宣传)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