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委书记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法”

2025-02-13 09:02:57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责任编辑:李欢
济南市委书记的“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法”

  2月10日,济南市委书记刘强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给全市2万多名基层党员干部上了“新春第一课”。

  上课的方式很新颖——通过微信视频号直播,上课的内容很实用——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本领。

  这2万多名“学生”,以及身边一起工作的人,绝大多数都要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每天接触的问题、处理的事情、推进的工作各种各样。服务群众的能力强不强、本领高不高,至关重要。

  刘强讲的这套“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法”挺接地气,很有必要深入揣摩、多多试炼!

  (一)这些能力得好好练

  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刘强在“新春第一课”讲得很明白——

  在政治引领能力上,当好党的理论的“宣传员”、政策文件的“讲解员”、响应号召的“示范员”。

  在推动发展能力上,提升专业素养、管理水平和带领致富的本领。

  在依法办事能力上,做到懂法、用法、普法。

  在化解矛盾能力上,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好群众的日常诉求,维护大局和谐稳定。

  在应急处突能力上,善于预判风险、现场处置、复盘总结。

  这几种能力,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本事。

  比如“宣传员”和“讲解员”,这两个员很有意思。其实,很多上级文件、政策措施都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述的,这样的好处是严谨、规范,但缺点是基层群众可能听不懂、看不明白,导致与政策“擦肩而过”。此时此刻,基层党员干部就得站出来,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言”和“土话”来宣传和讲解。

  比如带领致富,这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太关键了。“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农村的带头人,得有本事带着乡里乡亲一起致富,只有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乡村振兴才算有了实实在在成效。这两年,济南实施了“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一大批能人返乡,他们自己致富的本领五花八门,带领致富的本事更是多种多样。本事多了,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路子自然多!

  再比如化解矛盾和应急处突,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济南每年夏天都会遭遇极端天气,真要有了风险,值班巡逻时的风险预判和临场处置就至关重要。早几分钟的预判和以防万一的超前处置,很可能就挽救鲜活的生命。在时间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的情况下,临危不惧的科学处置太关键了。

  (二)能力升级“有门道”

  需要提高哪些能力和本领知晓了,关键是如何提升?刘强在“新春第一课”上“划重点”——

  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精准识别群众诉求,充分汲取群众智慧,自觉接受群众评判。

  增强数字化素养,用好数字化工具,善于分析数据,树牢底线思维。

  勇于担当作为,敢于接烫手山芋,注重工作实效,正确对待压力。

  把工作落到最小颗粒度,把目标任务落到最小单元,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优,注重系统集成和整体衔接,一项一项抓好推进落实。

  始终做到廉洁自律,自觉遵守党内规矩,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守住拒腐防变防线。

  与群众打交道、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是等来的,也不是看书本看来的,是需要在经验指导、实践锻炼中得来。

  比如精准识别群众诉求,现在的年轻人天天上微信、头条、抖音、微博,要想了解他们、联系他们,就得多用线上的平台渠道、语言习惯去沟通对接。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面对面聊天。这种“与群众坐在一张板凳”的好习惯还是不能丢。

  比如敢于接烫手山芋,能说出这句话来体现了勇气和担当。平时的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是一时难以解决、不突破创新无法解决的事情。像这样的“烫手山芋”,绕道而行固然简单,但逃避就辜负了群众的期待。“烫手山芋”,不但要敢接,而且要接好,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条路来。

  再比如最小颗粒度、最小单元,和群众相关的工作很多都是小事、日常事,推进项目、工作总是需要从眼前开始干。拿老旧小区改造来说,这是为民的好事,但具体到每栋楼每个单元,群众可能都会有一些实际诉求,比如保温墙体材料的颜色、单元防盗门的类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位置、绿化区域绿植的种类等等。工作越细,越能赢得老百姓的认可。

  (三)“你”的表现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次“新春第一课”上,刘强说了很有辨识度的三句话:大家的面貌就是单位的面貌,大家的状态就是单位的状态,大家的作风就是我市党员作风的“风向标”。

  换句话说,“你”的表现如何,你的面貌怎么样、状态怎么样、作风怎么样,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个“风向标”虽然不好当,但也得全力以赴当好。

  刘强在课上再一次重复了“三不”——不打“糊涂仗”、不搞“花架子”、不当“太平官”。

  要想不打“糊涂仗”,就得心中始终有数,知道目标在哪,把措施弄精准、计划做周密,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

  要想不搞“花架子”,就得一切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搞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

  要想不当“太平官”,就得敢于挑担子、勇于冲在前,面对挑战迎难而上,面对机遇乘势而上,坚决杜绝“躺平”,久久为功抓好推进落实。

  济南市委书记这套“群众工作能力提升法”,从做好群众工作的底层逻辑上进行了解构剖析,落到了最小颗粒度、最小单元。循着此法反复锤炼,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本领的提升将事半功倍!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端鹏 “躬耕历山”微信公号同步发布)

责任编辑: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