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采暖期中心城区集中供暖时间将延长至2025年3月20日零时。”3月13日,济南将延长供暖的消息甫一发布,便引来市民的广泛转发和好评。
2024年11月8日,济南各热源厂开启了热调试,2024年11月15日,济南供暖季正式开启,辖区内8000余公里供热管网和3200余座换热站安全稳定运行。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这已经是济南自实行“看天供暖”制度以来,第12次延长供暖。
2008年—2009年采暖季,济南供热开始实行“看天供暖”制度。随后,2010年由于降温,停暖时间延长至3月20日。2011年,采暖季延长至3月18日。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停暖的时间都适当进行了延长,2016年济南停暖日期延长7天,于当年3月22日停暖。2018年供暖适当进行延长。
2018年—2019年供暖季,各个热企延长供暖到3月27日零时结束。2019年—2020年供暖季,济南再次延长供暖时间至2020年4月3日24时。2020年-2021年采暖季,济南集中供热时间从3月15日延长至3月23日零时。2021年—2022年采暖季,济南集中供热时间再次从3月15日延长至3月23日零时。
济南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延长供暖,集团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集团所属各热源单位燃煤、燃气储备充足,热网调整做好响应,千余名供暖管家一如既往奔走在社区,为用户解决供暖疑难。
【马上评】
让“弹性供暖”成为城市治理的“温度计”
最近几天,泉城市民讨论最多的恐怕就是采暖季是否延长供暖时间。因为根据天气预报,原本3月15日停暖当天将迎来一场降温。
3月13日,济南市住建局发布公告,2024—2025年采暖期中心城区集中供暖时间将延长至2025年3月20日零时。消息甫一发布,便在朋友圈里广泛转发,并得到一致好评:“周末刚好降温,人性化,点赞”“每年停暖前恰好会来一波降温,那就自己的市民自己宠”“给济南点赞”等等。
的确,济南自实行“看天供暖”制度以来,已经第12次延长供暖。
传统供暖模式遵循着严苛的日历刻度,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的供暖周期,如同城市与自然的机械约定。但这种模式在气候变化面前,日渐显得不合时宜。
当供暖时间从"铁板一块"的固定日期变为"看天供暖"的动态调整,这场静悄悄发生的民生变革,也折射出了现代城市的治理逻辑:既要避免资源浪费,更要守护民生底线。
此外,延长供暖绝非简单的行政指令,而是城市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济南能源集团所属热力集团,就可以通过“智慧大脑”根据气温大幅下降的预判,对各个换热站的供热参数进行精准调控,提前调整供热负荷与流量,加大热水的循环量,确保居民家中的温度不受大幅降温的影响。
当政策制定者开始用“温度计”代替日历表,用大数据替代经验值,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城市治理愈加人性化、精细化的深耕。这种转变正如春日里持续输送的暖流,既抵御着料峭春寒,更温暖着城市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