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座地上部分装配率高达99.54%的现代化学校正以“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建设,该工程不仅创造了单层1000平方米主体框架6天完工的建设速度,更以毫米级精度标准重新定义建筑质量新标杆,为泉城“项目提升年”交出一份绿色发展的创新答卷。
“就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各个‘零部件’在工厂提前做好,到工地直接拼装,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没有建筑灰尘和建筑垃圾……”在响泉街以北60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现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交投公司项目管理人员王晓鹏自豪地介绍。
地上部分装配率99.54%
由济南轨道交通集团交投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响泉街学校项目包括小学部教学楼、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艺体楼、食堂、门卫、地下车库等,总建筑面积近36800平方米。项目围绕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要求,大量采用预制装配方式建造,项目地上部分约32480平方米,装配率高达99.54%,助力济南打造装配式建筑“济南品牌”。
“装配式建筑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工期短、用工少、质量好,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6天就能完成单层1000平方米主体框架,较混凝土结构提速约50%,并且垂直度可以控制在2毫米以内,与混凝土结构垂直度偏差常超8毫米相比,质量更可控。”王晓鹏说。
质量好速度快
罗俊是项目施工单位的技术员,他说:“从业14年,这么高的装配率还是第一次接触,学校主体框架是钢结构的,相较于混凝土的抗震能力更强,并且我们主体结构施工正好是在冬季,不受气温影响,也不用绑钢筋、搭脚手架、立模板、等待混凝土凝固,仅主体结构施工就能节省两个多月,用工量也减少了一半。”
在初中部教学楼,来自黑龙江的工人刘立君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拼装施工,通过将一块块宽0.6米,长4.5米预制好的ACC板拼装起来,一间间教室就成型了。“和用砖砌的墙相比,这个可省劲了,以前80天干完的活,这个40天就干完了,也不怕砌歪了。”刘立君说。
响泉街学校项目积极响应济南市住建局相关要求,大力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学校主体钢结构、楼梯、外墙和内隔墙板材均采用预制构件拼装而成,这项技术不改变建筑形态、结构和功能,只改变了建造方式,过程绿色环保,效率更高,质量更好。较传统钢筋混凝土施工缩短总工期约45%、节约用工约50%,并以毫米级精度刷新行业质量标准。
今年以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紧扣全市“项目提升年”安排部署,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全面打响一季度攻坚战,建设现场争分夺秒,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夯实了基础、坚定了信心。目前,响泉街学校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向装饰装修施工的转换阶段,为加快项目建设,项目部组织水电安装、装饰装修、室外管线及景观施工等队伍约240人加快建设,确保学校按期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