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近几年有了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企业家与市四套班子领导每年都要面对面座谈一次。
企业家有什么诉求问题、建议意见,当面向济南市领导提出来。大家开诚布公地交流,“有事当面说”,面对面交换意见,商谈问题解决之道,目的只有一个:让企业发展更好,让城市建设更好,让大家生活更好!
5月6日,“顶格座谈会”再次上新——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在山东大厦召开。
2022年,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第一次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决定在建立常态化对接合作服务机制基础上,每年组织一次面对面的座谈,到今年已经是第四次。
像省属国企座谈会这样的座谈会,济南有一个完整的系列——民营企业座谈会、金融企业座谈会、外资企业座谈会、驻鲁中央媒体机构及省级主要媒体座谈会、驻济省属高校座谈会等。
这些“顶格座谈会”如今已经成为济南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新的金色名片!
省属国企的济南“大本营”
济南是省属企业的“大本营”,除山东港口集团外,其他省属企业的集团总部均在济南。
省属企业一直是济南发展的主力军,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打实的数据为证:截至2024年底,省属企业在济南共设有1138家各级企业,全年营收874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8.2亿元,驻济省属企业职工17万余人。
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各省属企业通过加速产业链协同布局、强化整合重组与资本联动等方式,增加在济投资兴业力度,对济南的投资、贸易、外资等提供了相当的助力。
以山东重工集团为例,今年一季度,山东重工新能源重卡,加速领跑商用车新能源赛道。中国重汽推出一系列具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质量、更契合客户用车场景的新产品。一季度,山东重工新能源重卡销售同比增长212%,新能源轻卡同比增长60%,市占率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今年一季度,济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回升向好,这其中离不开省属国企的支撑!
“有事当面说”的政企关系标签
5月6日举行的驻济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邀请了26家省属国企老总参加。座谈会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有事当面说、有话当面讲”,不仅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感受到彼此的尊重,还能问到“真情”、聊到“实招”。
当然,一场两三个小时的座谈会,时间还是太短。几十家参会单位,还是不能每家都发言。为此,济南在会前就征集参会单位的对城市发展的建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济南市一直有一个明确的态度——纳入台账管理,对于正在解决的问题,将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解决进度,确保圆满解决;对于受客观因素制约暂时无法推进的问题,将继续加强研究,等待时机成熟,和大家一起突破解决。
2024年省属国企座谈会,提出了132项具体问题和建议,有深化合作类、项目推进类、配套支持类,还有遗留问题类、政策兑现类、要素保障类。在今年的座谈会上,济南市领导详细介绍了这些具体问题和建议的办理情况,让企业家心里有数。
这些建议和具体问题,放在一座城市来看或许是小事,但对于驻扎在济南的这些企业来说,却有可能是天大的事,甚至是攸关发展的大问题。
听取了建议、出台了政策、解决了问题,这些发展主体的干劲和热情肯定“蹭蹭涨”!
精准对接牵引合作互利共赢
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总能找到利益共同点、合作共赢点。
在今年的省属国企座谈会上,济南市委书记刘强提出了合作期望——济南市将与广大省属企业深化产业协同、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协同创新、共建区域创新高地,联手扩大开放、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化资本联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这句话,蕴含着无限的合作机会。
深化产业协同、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省属企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7个重点主攻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仔细一看,这也是济南的重点发展领域。
强化协同创新,共建区域创新高地。济南是全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创新资源丰富,高层次平台密集,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省实验室,126家省重点实验室,81家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省属企业是济南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24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达529亿元、同比增长8.7%。在协同创新上,济南和省属国企完全可以强强联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双向奔赴”的合作,需要找准切入点,而每年一次的面对面座谈,就是精准对接的重要契机。
“顶格座谈会”金色名片号召力强
好的发展环境,一项重要指标就是政府是不是“说话算话”,是不是重视企业、机构、人才的诉求。
济南组织的系列座谈会,就是“实来实去”“实实在在”。正是这种实在的态度,每次都能吸引很多企业机构与会。
与企业有关的座谈会,对象分别是省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他们代表的是各行各业的项目,是稳定经济运行的主力;
金融机构座谈会,对象是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部门,他们代表的是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所需要的金融支持;
高校座谈会,对象是驻济的各类高校,他们代表的是科技创新、各类人才,是创新活力的动能所在;
媒体座谈会,对象是中央媒体机构及省级主要媒体,他们都是主流权威媒体,代表的是舆论环境氛围。
对于大家当场反映的问题,一是一、二是二:能解决抓紧解决,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就努力争取条件,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就会继续关注、等待时机解决。毫不含糊!
座谈会的末了,都会有一个约定:相约明年、相约下次!这份情谊,就是情谊之约。
从项目到资金,从科技成果到人才支撑,再到环境氛围,济南凝聚发展合力的这盘棋堪称“精心”!
如今,济南“顶格座谈会”的金色名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期待由此拓展出更多的合作成果!(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王端鹏 “济南宣传”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