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高血压更危险的,是认知上的误区

2024-07-17 17:50:58 来源:人口健康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22》推算,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经超过3亿,其中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20%。年轻化趋势已经呈现。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慢病管理、医防融合等工作的持续推进,群众对高血压有了一定了解,但依然存在不少认知误区,而这些误区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产生更为长远的健康危害。

  先来说说第一个误区。平时生活中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既然高盐是引起高血压的主因,那只要做饭时少放盐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非常不全面的。因为盐不仅仅存在于食用盐中,还存在于很多食物之中。比如一些常见的调味品,例如火锅调料包、辣椒酱、豆瓣酱等,其中含钠量也不低,另外还有一些看似“不太咸”的食物,例如面条、面包、三明治、固体乳制品等,其实也会含有一定量的钠盐,这些食物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尤其要引起注意。

  除了食物,高血压患者还应该重视平时用药的选择,一些药品也是钠的“隐形来源”,所以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一定要谨遵医嘱,不要自行服用。

  生活中对于高血压的第二个误区,就是只要身体没症状,就不用管高血压。我们应该明确,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一开始都能感觉到症状。很多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伤是缓慢渐进的,一开始就是不太容易被察觉,另外,不同人群对于高血压的敏感程度不同,身体反映不同,如果一味要等到症状出现才去就医,这可能会导致诊断的延迟,产生难以挽回的危害。

  第三个误区与用药有关。不少高血压患者明明已经确诊,但依然不愿意服用药物,或者服用药物极不规律,不能坚持。主要原因在于对服药仍抱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觉得“是药三分毒”,对肾脏有损害,越少吃药对身体的损伤越小。还有患者认为服用多了药物就会产生依赖,更有不少患者一旦发现血压回归正常水平,就立即停药。

  其实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药物都有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但首先副作用不等同于“负作用”。在遵循正规医院医生医嘱的前提下科学用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反而擅自减药、停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加大,对血管损伤更大。

  高血压看似是常见病,但我们对它的认知依然存在很多“盲区”,这就要求我们平日里要多了解相关知识,不讳疾忌医,才能减少高血压发生的概率,为身体健康增添一道屏障。

  (肥城市王庄镇卫生院 朱蕾)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