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有必要做肠镜吗?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4-09-24 16:01:19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我不是得了痔疮吗,为啥要做肠镜?这么年轻就怀疑患有肠癌吗?”近日,35岁的王先生因大便带血到肛肠科就诊,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痔疮引起的便血,建议行肠镜检查。面对患者的“灵魂拷问”,《肠话短说》本期话题特别邀请到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肛肠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史磊,教您如何辨别痔疮与肠癌,正确认识肠镜检查,关注消化健康。

  便血≠痔疮

  肠道疾病要警惕

  反复便血,到底是有“痔”之士还是肠癌患者?如何辨别痔疮与肠癌是患者关心的头等大事,“见色识病”便是肛肠科专家传授的第一招。

  “一旦出现大便带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上火了,痔疮犯了’,殊不知肠癌会‘伪装’成痔疮,不重视的‘小毛病’有可能在一步步‘偷走’健康,酿成悲剧。”史磊介绍,在肛肠科疾病中,便血是痔疮的最常见症状,但便血不等于痔疮,一些肠道疾病如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炎性肠病、肛裂等都会出现便血,由于其早期症状非常隐匿,这些“无声杀手”极易被忽视,掌握“见色识病”的方法能够在早期发现端倪,对症下药。

  痔疮便血为鲜红色,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合,多是大便表面带血,或厕纸上带血;肠癌便血则为偏暗红或黑色,大便夹杂黏液或脓血,还可能粪便不成型、直接排出脓血。除此之外,排便次数增加也是肠癌的“报警信号”。痔疮会使排便困难、疼痛,患者可能会因害怕疼痛而抑制排便的欲望,导致排便次数减少;对肠癌患者,因肿瘤产生的分泌物刺激肠道,使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且便后有不尽的感觉,并发生排便习惯改变。

  “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发展成肠癌,但可能与肠癌同时存在。如何避免被痔疮耽误的悲剧,尽早揪出健康‘隐形杀手’?肠镜检查是守护肠道健康的重要一步,”史磊特别提醒道。

  预防“寂静肿瘤”还需肠镜出手

  通过出血、排便频率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初步判断是痔疮还是肠癌,但肠癌的准确诊断还是要靠直肠指检、肠镜以及病理分析。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现已分别跃居第2位、第4位,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呈年轻化趋势明显。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结直肠癌早期检出率不高。85%左右的结直肠癌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很低。

  早在2019年,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指出,我国结直肠癌人群发病率从40岁开始上升速度加快,50岁以上加速更为明显,肠癌的年龄线正在悄然下移,越来越“年轻化”。

  史磊特别提醒,结直肠癌作为典型的“寂静肿瘤”,极易被忽视和漏诊。然而,肠癌早期发现后治愈率极高,因其发生遵循“息肉腺瘤-癌”的进展途径,演变周期较长,通常需要8至15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若通过肠镜早筛发现息肉、侧向发育型病变等,并及时内镜下切除治疗,就可有效将它消灭在“癌前状态”。“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最重要的方法,一次肠镜的收益,往往出乎意料。”史磊介绍。

  身体若有这些“不舒服”

  务必尽快做肠镜

  小病不治,大病难医!不要等到拉肚子这类“小病”拖成腹痛、便血等严重的“大祸”才去做肠镜检查。

  “息肉恶变前,给了人们长达10年的时间去抓住机会,完全有可能逆转。”谈及肠镜检查,史磊介绍,肠镜检查不分年龄,当出现便血、大便性状改变,尤其是大便有暗红色血或黑便、带黏液或脓血、大便变形变细、次数多且排便困难、不规律时,身体已敲响了警钟。此外,长期腹痛、腹胀导致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贫血;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或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均应趁早做肠镜检查。“这一预防、发现肠癌的‘利刃’,关键时刻能救命!”史磊介绍。

  史磊呼吁:“保护肠道健康不分年龄,健康意识增强才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根本保障。” (于丽娟 王昺一)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