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靠教育。山东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简称“职教高地”),不仅是山东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山东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培育“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乃至支撑高质量发展更是有着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围绕为何共建、如何共建等关键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面向工业4.0
面向新旧动能转换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有多么迫切?2019年12月公布的《山东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用工情况分析报告》,作出了解答——
2019年12月,进入我省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的总需求(即需求人数)为20.1万人,市场总供给(即求职人数)14.1万人,企业用工缺口5.97万人,从求人倍率上看,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职高、技校、中专学历求职者较易就业,求人倍率为1.92,相当于将近2个岗位“争”一人。
企业的感受更为直接。山东荣信集团是邹城市一家大型现代化化工企业,其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企业技术技能人才缺口200多人,主要是化工技术人才和机电仪技术人才等。一些企业反映,现在招一个大学生不难,招一个合格技工不容易,招一个高级技师难上加难。
不仅是数量的不足,产业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在发生变化。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去烟台富士康的一次调研,让他深感“传统职业教育已经不适应工业4.0要求”。一条110米的高清电视平板生产线,生产效率是2.5秒/台,整个生产线上只有5个人,其中2个中职毕业生,3个高职毕业生。“这就是工业4.0给就业岗位带来的新变化!”
现在,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是从更高层次下好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对全国也有示范意义。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袁良栋看来,山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深刻调整,而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实践上看,人才的培养往往滞后于产业的发展,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以超前的眼光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等工作,能够实现产业和人才的“同频共振”。
职业教育围着产业转,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不会凭空起,而是与“十强”产业相伴相生。“职教高地”建设要有的放矢,主动对接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产业集群,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这套制度体系是面向工业4.0的,面向新旧动能转换的。”邢顺峰说。
教育部列出9项支持政策清单
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教育部支持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率先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通过部省共同努力,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纵向贯通和横向融通并行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好服务高水平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为山东提供了特有的政策支持。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介绍,教育部列出支持政策清单,包括9项内容。
如支持山东将现有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确保办学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支持山东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试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支持“双高计划”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与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职业教育本科生、专业硕士……
再如,为山东增加职业教育本科计划、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计划,指导和支持山东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和专业更多招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支持山东根据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支持山东遴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职业学校等。
“要用三年时间,把职业教育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纳入到山东‘两区’建设框架下,以职业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结构、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良性互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国家资历框架、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系统优化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以高质量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山东样板’。”陈子季说。
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
目前,全省有65所国家中职示范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15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为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意见》从学校、专业两方面提出措施:一是重点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50所左右高水平中职学校,教育部滚动支持山东20所左右高职学校列入“双高计划”;二是重点建设300个左右高水平中职专业(群)、150个左右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农闲”进“城乡校园课堂”,“农忙”在“田园地头课堂”,课余时间上“网络空间课堂”,依托“种好地”等手机APP,实行学员网上“点菜”,教师在线“下厨”,目前已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数万人。这样的学校受到《意见》的青睐:为增强中职学校服务县域经济能力,支持山东遴选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成为集中职教育、五年制高职教育、技术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为一体的职业学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企业是职业教育最大受益者。济南二机床集团是全国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之一,对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产教融合探索。下一步,济南二机床集团将共建校企合作实训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共享育人基地,共享先进技术。
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意见》提出,让企业成为重要办学主体。明确国有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责任,鼓励支持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支持国有企业办好做强职业院校,推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为产教融合型企业。还提出,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
着眼于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问题,《意见》提出,清理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聘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贯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试点建立若干技术技能创新创业示范园和项目,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特聘岗位津贴、带徒津贴,建立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设定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称号,遴选山东省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享受省政府技能特殊津贴人员并给予相应奖励或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