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 美国老太太牧琳爱的“中国心”

2021-05-08 17:13:21 来源: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

作者:张元元

责任编辑:田艳敏

  提到山东聊城阳谷县刘庙村,相信很多人都不觉得陌生,这里曾经住着一个有着别样“中国情结”的美国老太太,她,就是牧琳爱。5月7日上午,“献礼建党百年—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专题宣传活动来到刘庙村,探寻牧琳爱在这里留下的生活印迹。

  美国老太的“中国心”

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

  牧琳爱老人资料照

  “我有一颗中国心。”回忆起和牧琳爱老人相处的那段岁月,刘庙村党支部书记刘庆安又想起了这句她场挂在嘴边的话。牧琳爱的中国情结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2年,牧琳爱的父母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先后在中国生育了5个孩子,牧琳爱排行第4。

  1917年8月11日,牧琳爱中国河北北戴河出生,后来在聊城一带生活到13岁。长大后再回中国,成为了牧琳爱最大的心愿。

  1999年9月,深爱中国的牧琳爱老人,变卖了自己在美国的房产、汽车和山林,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并一直在山东聊城生活,2013年4月28日,因病去世。

  用爱铸就了生命的分量

  “她特别喜欢孩子,为了让孩子可以去玩耍,牧老在自己的院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她都会装扮成圣诞老人,用毛驴车拉回一车的礼物送给村里的孩子们。”

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

  牧琳爱来到村里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村里的小学捐赠了价值20多万元的电脑,帮学校建起了正规的微机室,开设了计算机课。除了捐赠电脑之外,牧琳爱还主动提出担任孩子们的英语教师,于是学校里就多了一个分文不取、但却尽职尽责“外教”。

  除此之外,牧琳爱还积极促成聊城国际和平医院与国外医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同时资助医院工作人员前往国外进修学习,并受邀担任聊城市国际和平医院的名誉院长。每到周末她要赶到医院给医生护士们讲课,她还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

寻找外事中的红色印迹

  牧琳爱老人资料照

  不仅如此,她还捐资为刘庙村修路、建果园,扩建图书室,为刘庙村55名老人购置老花镜,为32名患白内障的老人提供手术医疗救助……此类种种,不胜枚举。刘庆安在回忆起这些时说,“当时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她竟要签署一份遗体捐献协议,这在当时确实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但她坚持那么做了。”牧琳爱老人逝世后,她的遗体也被捐献至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用于中国的医学研究。

  因为在中国慈善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牧琳爱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所喜爱,她的感人故事在山东大地乃至全国都引起很大反响。2006年5月,牧琳爱应山东省慈善总会邀请参加了“2006年齐鲁慈善之光文艺晚会”,并被评为“山东慈善大使”称号;同年6月底,她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2006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大会,并被授予“中华慈善大使”称号。 2007年初,她又先后当选“2006年山东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06—感动山东十大人物”和“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 被山东省政府、山东省人事厅授予“齐鲁友谊奖”,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山东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

  牧琳爱老人虽然走了,但人们不会将她忘记,她把自己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永远播散在了聊城这片土地上。

作者:张元元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