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署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全省政法机关将教育整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推出了一系列立足实际、服务群众的有力举措,努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靶向施策 解决好“老大难”
“自2003年起,应当按照泰安市在岗职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75%计算支付其伤残抚恤金。”对于法院对新泰居民刘某的这一裁定,另一方当地镇政府因为种种原因,未予执行。刘某于是向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九指导组反映情况。在指导组的督办下,新泰市人民法院积极协调,当地镇政府同意按调解书意见给予支付,支付金从原来每月818.44元,增加到1318元,上涨了61%,每年增加近6000元,困扰刘某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记者了解到,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九指导组驻点指导督导以来,狠抓问题线索办理,采取直接督办,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全省政法机关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分层次分系统召开座谈会,逐项逐条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切实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青岛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全市开展“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积极构建以民主协商重构社会秩序、以互动话题增进社会和谐、以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联系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体系,“三我”活动成为青岛市域社会治理的“新名片”。日照市政法系统推出为民办实事项目94项,梳理首批20项为民办实事清单,并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滨州市公安机关实施“全民反诈工程”,利用“96110”预警专线,每日精确预警劝阻600多人次。
贴近民生 服务到“家门口”
“往年受考试报名地限制,在外地考试的考生需在考试地领证,今年法考首次实现了全部考生资格申请、领证‘跨省通办’,考生可在居住地、户籍地或工作地申请授予法律职业资格,我们将服务延伸到考生‘家门口’。”济南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傅娟介绍。近日,济南市司法局为1604名通过2020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社会考生集中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其中为193名在外地考试的考生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服务到“家门口”,让老百姓感受到便利和温暖。潍坊市公安局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载体,同样将服务延伸到“家门口”,推出便民利民惠民微服务、小措施100余项。济宁市委政法委开展深化民意“5”来听行动,政法干警每月逢5日、15日、25日下沉村居、企业,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全市政法干警累计走访群众4500多户,及时解决物业管理、社区环境、停车不便等各类群众诉求567件。
“我们创新建立了‘三官进渔港’工作机制,以全市31处母港为核心,组织政法各单位筛选185名警官、法官、检察官进驻,常态化为渔港和停靠渔船、上岸渔民提供政法服务。”威海市委政法委工作人员刘波介绍。
破解难题 打通“肠梗阻”
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往往不是从一开始就难办,而是在关键环节,出现了“肠梗阻”。破解难题,打通“肠梗阻”,这是全省政法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给人民群众的承诺。
一年可为2000人节约资金96万元,东营人可以在本市参加大车科目三考试了!近日,这样一则消息“火”遍了东营人的“朋友圈”。东营因地理环境特殊,无山区道路、隧道等地形,之前大型机动车科目三考试需前往潍坊青州进行。驾考学员异地考试需多次往返,考试成本高。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五指导组进驻东营后,协调公安部交管局、省公安厅破解法规政策难题,指导东营市公安车管部门数次调整优化方案,确保考试道路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最终确定以海州路-黄河路-东八路-德州路约30公里封闭路段为考试路线,有效满足了驾考需求。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全省各政法单位结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质效等工作,创新推出了1300多项符合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便民措施,并注重形成长效机制。
淄博市政法系统全面梳理“无证明”事项,严格实行证明事项清单式管理,大力推进“减证便民”。聊城市教育整顿办融合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制发《关于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暨“最多跑一次”的若干措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卫生健康等部门全部进驻中心。菏泽市交警部门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结合全市“两会一节”交通安保工作,推出优化营商环境五项措施,让交通管理更有温度。(赵君 张照利 孙海东 李同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