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盐碱地要粮,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山东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

2021-10-28 19:17:44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毛鑫鑫

责任编辑:卢卫美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时刻关心的问题。10月21日上午,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走进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察看大豆、苜蓿、藜麦、绿肥作物长势,了解盐碱地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耐盐碱植物育种和推广情况。他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向科技要粮。”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广大党员干部、农技人员纷纷表示,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这几天,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土壤质量提升高水平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诸葛玉平,正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示范区带领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他们正在研发集成盐碱地绿色改良与产能提升等关键技术,同时调控各种肥力要素,以推动黄河三角洲生态质量和耕地产能协同提升。

  “解决滨海盐碱地盐分含量高、地表返盐重、肥力差、产能低等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黄河三角洲,为盐碱地的高效开发利用贡献山农力量的决心和信心。”诸葛玉平说,要瞄准制约盐碱地作用发挥的“卡脖子”问题,继续开展科研攻坚和技术推广,全面推进“滨海盐碱地绿色改良与作物高效种植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示范”“中低产田改良与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引导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挂在枝头上。

  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大面积盐碱地改造成为良田,形成健全的排灌体系,土壤盐渍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另外,优选出杜梨、中华柽柳、白蜡等抗逆性强的优良防护林植物,在盐碱荒地荒滩上营造出大片绿洲。

  “抗盐碱作物发展起来了,每年有约7500亩荒漠化土地转化成非荒漠化土地。我们还从单一的防风固沙林带、防浪护堤林带向带、网、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方向发展,把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结合在一起,有效降低风速、促进农作物增产10%。”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增永说,今后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做好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持续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和防护林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种子是关键。近日,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西侧的大豆育种实验田,东营市农科院盐生植物与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徐化凌正与助手进行考种工作。 他说,“搞品种研发是个漫长艰辛的过程,在这30亩实验田里,我们试种了590个耐盐大豆新品系,然后再通过筛选、杂交、加代、定向培育等方式最终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审定一个新品种。接下来,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努力在选育耐盐碱作物上取得新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嘉祥县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区,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穿梭忙碌,今年培育的5万亩大豆豆种秋收有序进行。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品种选育+制种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农资农技+综合服务”,嘉祥县大豆良种繁育面积达18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制种30万亩,种子畅销安徽、河南、江苏等11个省份,年推广面积约1500万亩,确保了黄淮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豆种植供种安全。

  “针对今年雨水较多的天气情况,我们采用链轨式收割机进行收割,水分达标的直接入仓入库,水分超标的通过烘干机烘干及自然晾晒,保障大豆种子的品质。”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振亚说,将进一步向科技要效益,抓好优质豆种繁育推广,为嘉祥建设“种业强县”、做大做强“嘉祥豆种”区域公共品牌贡献力量。

  “人靠饭养,苗靠水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小麦‘喝’上黄河水后,亩产普遍增加二三百斤。”高唐县杨屯镇小林村村民林庆昌回忆,多年来浇地基本是用地下水,费时费力不说,小麦产量还不高。问题的解决,得益于聊城市位山灌区持续大干大兴水利工程,加快推进位山引黄闸改建,着力抓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水源支撑。

  黄河水,不是无限供给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作为全国第五大灌区、黄河第二大灌区、山东省最大的灌区,我们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统筹调配,以占全国约0.2‰的水资源,灌溉了全国约2.7‰的耕地,生产了全国约5.8‰的粮食、4.6‰的蔬菜。”聊城市水利局党组成员,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月莲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下一步将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扎实做好引黄治水兴水大文章,有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眼下,在郓城县黄集镇师庄村的田野里,农民正在忙着秋种,省、县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让大家对明年的丰收充满了信心。郓城全县高标准农田达到90万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方达到40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超过20亿斤,是全省四个国家超级产粮大县之一。郓城县委书记姜凌刚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正确政绩观,增强一盘棋意识,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切实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制示范,向节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先进单位,梁山县将狠抓粮食生产,加快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方,进一步稳定粮食产能。”济宁市政协副主席、梁山县委书记贾治阜说,要加快推进黄河滩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同时,大力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力度,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大众日报记者 毛鑫鑫 参与采写 刘一颖 姜斌 贾瑞君 李明 吕光社 孙亚飞 王兆锋 高峰)

作者:毛鑫鑫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