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7日讯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山东立足区位优势,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攻关力度,加快海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由青岛明月海藻集团研发生产的超纯海藻酸钠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完成登记备案。“我们的超纯海藻酸钠,可以让下游企业去拿它做一个体内植入这种高端产品的原材料,打破了国外的材料垄断。”青岛明月藻酸盐组织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德蒙介绍说。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其中,超纯海藻酸钠在治疗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医药制品开发中更是作用巨大。但此前,这一原材料供应长期受制于美国公司,售价更是高达800多美元一克。
张德蒙就读博士期间的研发团队,一直持续进行海藻酸钠纯化工艺的摸索。但实现纯化工艺的产业化,需要适配的生产线和稳定的原料指标。青岛明月海藻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藻酸纳生产基地,无疑是理想的合作伙伴。但一想到前期市场开拓的巨大成本,企业也难以下定决心。
为促进明月集团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加大了对它研发平台的支持力度,各种配套资金达到650万元,区级的科技计划项目也有2000多万元。有了资金支持,项目顺利启动。2020年8月,超纯海藻酸钠实现产业化,生产线年产能达到200公斤,可满足100万人份肿瘤栓塞制剂等产品的应用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2亿元,带动下游百亿市场。
据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发合介绍,目前明月海藻集团生产的超纯海藻酸钠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30%,国内已经占到40%。项目落地,能够对它从原料这块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
打破原材料遏制,是我国生物医药制品研发创新的关键所在。近三年来,山东“蓝色药库”开发成效显著。2018年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与管华诗院士带领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签订了海洋新药开发协议。目前,抗结肠癌的BG136已经进入申报临床阶段。据了解,上市后它将成为世界第16个、中国第6个海洋药物,该药物能够攻克传统肿瘤治疗不彻底并发率高等难题,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和思路。
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品大概是52.8亿,增速大概在15%左右,年底大概能够达到80个亿左右。目前,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在山东。山东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的一半。
闪电新闻记者 孙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