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
欲开新局,先识大局。只有在全国大局中找准山东的定位和优势,才能实现新一年良好开局。
区位地理优势注定山东的大省担当
在最新的省情资料上,山东陆域面积15. 58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15. 9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345公里, 常住人口为10152.7万人。
只发这些数字,或许还不能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外展示的“名片”上,山东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孔子在这里诞生,
泰山在这里崛起,
黄河在这里入海。
这就是山东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东则是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动脉,山东段则是大运河咽喉要冲。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与儒家文化在齐鲁大地相互激荡,融为一体,筑成了中华文化的特色高地。
△泰山“五岳独尊”。
展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地图上的中国如雄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山东恰好处于脖颈位置,位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之间。
乘坐高铁,从北京南站出发最快只需1小时22分钟,从上海虹桥站出发用时2小时59分,就能抵达济南。这样的便利,在山东之外很难体验到。
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山东交通的强势,下面一组数字更为直观——
高速公路达到近7500公里;高速铁路突破2300公里,进入全国前3位;省内城市轨道交通超过370公里;全省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0个;山东省港口集团2021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了15亿吨……
中欧班列(齐鲁号)累计开行超3800列,城市间线路增加至50条,直达沿线22个国家52个城市,构建起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所以,“陆海潜力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的比较优势在山东绝不是泛泛之谈,这些数字就是最直观的注解。
△胶东国际机场。
大省应有大担当,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山东人民都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地处东部沿海和黄河下游的山东在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必然要扛起大省担当。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山东已经将“交通强省”列为“九大强省”的主要目标之一。到2025年,交通强省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沿黄达海、连通全球的双循环战略支点作用充分发挥,成为东北亚乃至“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
更加开放的山东将开创更大的格局
教育学家张天麟在《论山东人的性格》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山东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长子”。
有人说,长子的特点就是憨厚老实、任劳任怨、诚实守信。
不错,山东人的性格确实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但是山东人最为人称道的“长子”情怀,则是胸有大格局、专注干大事。
△济南百花洲。
山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做的“大事”和要开创的“大格局”就是“三个走在前”——
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山东要实现“走在前”必须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内联外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设中的济南CBD。
目前,山东形成了构建“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所谓“一群两心三圈”,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作为国家“两纵三横”城镇化战略布局中的重点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覆盖山东全域16市,对内承接南北、横贯东西,拱卫京畿、驻防海空,对外毗邻日韩、面向东北亚、联通“一带一路”,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青岛港。
舞台筑好,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山东立足于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上,正在放眼全球,谋划未来。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山东做大做强城市群首先要把中心城市发展起来。
日前公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济南、青岛进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行列。
济南将提高首位度,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以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塑强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城市品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青岛将增强引领力,以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统领,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担当,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
双“核”驱动,各类重大开放平台叠加聚集,山东正加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近几年,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永久落户,儒商大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系列高能级活动接连举办。山东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永久落户。
开放的山东,已然硕果累累。2021年,山东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全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数据显示,全省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9%,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21%,高于全国8.9个百分点。
山东朋友圈不断扩大,一系列重大经贸活动取得了一批合作成果,签约重点外资项目311个,投资总额351.2亿美元,合同外资130.3亿美元……目前,在山东投资兴业的韩国企业已经超过4200家。
当前,山东正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构筑高水平开放平台。高标准建设的自贸区2.0版,将推动上合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拿出100平方公里“净地”,将聚力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
798平方公里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被赋予了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高含金量政策。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山东,自古以来就有着开阔的胸襟,对外交往活动不绝于史,开放的基因融于血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人热情好客的性格历经千年而不改。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山东,正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依山携河、面朝大海的山东一定能在新的时代画卷中挥洒大手笔展示大气魄,开创大格局。
策划:朔方
编辑:云韶
图片:好客山东网站、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