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2022-01-24 19:26:34 来源:齐心鲁力
责任编辑:卢卫美

  说最少的话,做最温暖的事儿。西安疫情防控中,山东硬核驰援的话题再度冲上热搜。洋葱、土豆、大白菜......一车车的蔬菜从菏泽、潍坊、青岛等地发出,送上了西安人民的餐桌,再一次擦亮了硬核山东的招牌。

  硬核山东之硬,总是表现在行动上。

  不惟西安疫情防控,河南暴雨灾害、武汉封城......每逢兄弟省份遇到难处,山东都会奉上“搬家式救援”。“只要你要,只要我有”,这背后是儒家文化滋养造就的急公好义,更离不开深厚经济实力的支撑。尤其是近年来,山东致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蔬菜都长在地里”,这给了硬核山东支援兄弟省份以足够的底气。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齐鲁大地农业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丰厚。这里汇集了全国主要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是绝对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致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农业农村工作成果显著。

  2020年,山东全省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农业产值过万亿的省份。2021年,山东农业生产继续稳步向好,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全年粮食总产量5500.7万吨,较上年增加53.9万吨,增长1.0%。至此,山东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八年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

  不光是粮食产量喜人,蔬菜、禽肉蛋奶的产量表现也同样不遑多让。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稳居全国首位。猪牛羊禽肉产量815.1万吨,较上年增长12.9%。//

  “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的一个突出优势,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了良好基础。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济南市章丘区正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既要乡村产业振兴,也要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产业振兴是物质基础,抓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抓手,也是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任务。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山东农村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短缺,人员流失,村庄空心化等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幸福感,山东各地做了许多探索尝试。在延长产业链,打造“新六产”,解决融资 、土地流转等问题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山东农村一角。图为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三瓣石村。在潍坊诸城,结合多丘陵山地的特点,当地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林果、茶叶产业的致富路径。路子找到了,但产业投入大、周期长,技术、市场门槛高等难题一度困扰着乡亲们,尤其是融资更是困难重重,单靠单一农户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解决这一难题,诸城跳出“农民融资、农民投资”的思维模式。由市财政出资3亿元成立市属国有企业负责投融资,解决融资难题;由农村社区“两委”领建社区公司进行组织管理。二者合力建好基地后,社区公司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签订按揭经营协议,签约农民按投资总额的20%缴纳“首付”,余下的分5年从收益中扣除。如此一来,传统的单户农业经营模式被以“国企融资投资+社区公司组织+农民按揭经营”为特点的“按揭农业”机制代替,农民种地也享受到了按揭买房的待遇,首期投入大大降低。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诸城美丽乡村。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

  寿光是怎么做的? 在寿光,一家名为金投集团的国有企业探索与菜农建立“合伙人制度”,公司投资兴建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园区,负责资金、技术和销路,菜农“拎包入住”,只要做好田间管理,就能实现“少投入、多收入”。

  那号称“山东肉羊第一镇”的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呢?

  在盐窝镇,2019年,利津县总投资3.6亿元,统一规划建设了“黄河口滩羊产业园”,园区负责配备相应设施,养殖户缴纳租金即可“牵羊入住”。若养殖户资金有困难,园区还提供“黄河口滩羊贷”低息贷款。

  这样的探索还有不少,总结起来,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大体可归纳为“投资商+运营商+农户承租管理”。这样的新模式解决了发展规模农业的前期投入难题,而且专业运营商的加盟也给农村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打破了传统农业单一生产模式,将第二、第三产业引进农村,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投资商、运营商、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上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达到1+2+3等于6的“新六产”效果,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奠定了良好基础。

  引进、留住人才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乡村振兴说到底还是要靠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与全国其他省市一样,山东也面临着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状,如何吸引、留住人才到农村干事创业,是亟待破题的课题。这一方面,山东也有着诸多的探索尝试。

  李丰(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

  在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村党支部书记李丰是个远近闻名的名人,提起这个“85后”,不论是年轻人还是父祖辈的老人无不交口称赞。

  亓家滩村原本是省定贫困村,贫困的帽子在这里传了一代又一代。几年前,李丰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开始带领着村民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鼓励村民积极利用直播等新营销手段拓展销路。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猕猴桃丰收了,也不愁卖了,原本面对镜头扭扭捏捏的村民自信了,还出了多名小有名气的“新农人”播主。村民们都说,这都是李丰的功劳。李丰的返乡得益于泰安市推出的“育苗升级”工程。回村前,李丰已经在济南一家企业做到了中层。2019年,泰安市推出“育苗升级”工程,吸引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回村任职。村里向李丰伸出了橄榄枝。作为山村走出的硕士研究生,李丰颇有回报乡亲父老的强烈意愿。最终,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山村。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亓家滩村的特产猕猴桃。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农业模式难以为继。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农村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也关系着乡村振兴和城乡均衡发展的成色。发展高效农业,引进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都离不开人才。对于面临劳动力外流的乡村而言,发展高效农业需要的就是李丰这样的“新鲜血液”,需要乡村培养的“能人”回村发挥“头雁”作用,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深受儒家文化浸润的山东人历来不缺家国精神。我们看到,在山东,像李丰一样的乡村振兴“头雁”正在不断涌现,这其中有李丰这样的后起之秀,也不乏65后、70后等社会中坚力量。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党支部书记徐振东,曾在上海做了20多年的航空食品生意。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石子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伟,曾是当地耐火材料行业的大咖。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兰陵县向城镇徐皇路村。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一个又一个的“李丰”、“王化伟”听从家乡召唤,毅然决然地放下手头正红火的生意,回村带领村民创业,为乡村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四雁工程”“乡村合伙人”“村村都有好青年”“第一书记在行动”……近年来,山东陆续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二十条措施》等政策。针对下派干部、返乡创业队伍和农村专业人才等,分类出台奖惩激励、待遇保障、培训提升、项目帮扶、评先争优等举措,破解“涉农干部队伍不强、基层组织人才匮乏、现代农业后继无人”等问题,聚焦“引进来”“培养好”“沉下去”“留得住”,强化“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打造人才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样板。有回报家乡的情怀,有政策保障,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深耕文化沃土,打造文明宜居乡村

  乡村振兴要看农民口袋里的票子,更要看农民的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也要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也是革命老区,人文沃土丰厚,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也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独特优势所在。深耕文化沃土,打造文明、宜居乡村,山东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山东乡村一角。

  马牧池乡的故事

  “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在临沂沂南,曾经诞生了感人至深的沂蒙红嫂精神。

  战争年代,以沂蒙红嫂为代表的山东人民送子参军、送夫支前、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抢救伤病员,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和宝贵精神财富。

  这些在今天既是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也为当地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提供了资源。

  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全省首批红色文化特色村中,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赫然在列。近年来,该村依托红色资源,建立沂蒙红嫂纪念馆,弘扬沂蒙红嫂精神。

  目前,这里已经成为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受此带动,马牧池乡还推动建设了沂蒙地委成立地陈列馆、沂蒙红色金融纪念馆等,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带动当地发展。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类似的镇、村在山东还有很多。去年3月30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实施方案》,自2021年起实施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村创建工程,以点带面,带动实现全省乡村文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注重发挥民间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促进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产业。2021年至2025年,每年评选10个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街道),20个山东省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社区)。目前,首批样板镇、村已经公布。

城乡均衡发展,山东展现“立体美”

  △山东乡村一角。

  文明是文化的精华和航标,以文化振兴建设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目标。山东文化底蕴丰厚,除了红色文化资源,还有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等众多支脉,这也是山东打造文明宜居乡村的优势所在。发挥这些优势,山东在行动。

责任编辑:卢卫美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