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2022-05-03 09:57:40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作者:新黄河记者:葛园园 实习记者:韩子訸

责任编辑:田艳敏

  晚春的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起伏的山峦上一片绿意盎然,在山脚下的尚庄村南,有一家“火热异常”的企业。

  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人们对“热”唯恐避之不及,而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群工人们却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炉旁大汗淋漓地忙碌着,他们各自手持钢钎,一头是一个大小形状不一的玻璃火球,或插入火炉内加热,或翻滚敲打塑形,在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他们衣着简单、大汗淋漓......这里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地。你不会想到,多年以前,这是一家投资仅10万、员工仅七八人的小作坊。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振华琉璃文化创意园内琉璃制作流程展示 

  历史传承悠久,淄博琉璃的发展之路

  淄博自古盛产琉璃,厂家多、名气盛、大师更是不胜枚举。

  淄博琉璃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唐朝。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一书内曾有“不闻淄州出琉璃乎”等文字记载。1982年,淄博博山第一百货大楼基建工地发现了元末明初大大小小十几座琉璃作坊遗址,后经专家论证为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新中国成立前,淄博遍地是琉璃家庭作坊,新中国成立后,淄博整合零散琉璃家庭作坊,成立了国营的博山美术琉璃厂,巅峰期有10个分厂、2000多名技术工人。

  0个分厂、2000多名技术工人。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振华琉璃展厅内陈列

  “我们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继博山美术琉璃厂后的第一个民营琉璃企业,成立于1988年。”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京田告诉新黄河记者。2000年左右,淄博琉璃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那时候,淄博有100多家琉璃企业,是发展的黄金时期。”陈京田说,“但在2005年以后,由于国际贸易环境及环保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影响下,人力资源、物料等成本急剧上升,部分琉璃生产企业陆续合并倒闭,现在生产企业剩下10家左右。”

  目前,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共有从业员工200多人,各类技师、技工大师100多人,年产各类琉璃艺术品120余万件,是全国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手工热塑琉璃生产制造企业,产品远销美英法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公司先后获得“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玻璃器皿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型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景区”“山东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等荣誉称号。

  经济与文化并行,创新策动琉璃新发展

  面对行业困境,振华琉璃也无法独善其身。“成本的急剧提升直接导致了经营压力,我们企业大约在2014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亏损。”陈京田说:“2015年,我们企业谋求转型,主要转型方向是将传统琉璃制造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

  自2015年始,振华琉璃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中华琉璃文化创意园。据陈京田介绍,文化创意园充分融合传统、现代与古典元素,深度结合琉璃文化艺术,集琉璃产品研发设计、现场制作、展览展示、文化旅游、研学体验、技术合作、教育培训于一体,设置琉璃制作体验区、琉璃文物展览区、琉璃精品收藏 区、旅游产品销售区、室外琉璃装置艺术区,供国内外游客观赏、休闲、体验琉璃带来的生活之美。“目前,我们园区已经陆续接待了超过50万的国内外游客朋友。”陈京田说。

  “过去,我们企业发展过度依赖出口,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遭遇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企业就难以为继。”陈京田说,“我们如今更加注重经营模式创新,从过去单纯的生产、出口,如今转型多元化,增加了文化、旅游等元素;同时结合在全国主要城市代理点和加盟商的布局,积极采用线上带货直播等宣传手段。”

  在经营模式创新性与现代旅游业融合外,振华琉璃同样注重产品层面的创新。“我们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现在和一些工艺美术等领域的大师合作、甚至自主培养相关人才,旨在多出精品,以全面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陈京田说,“去年,我们刚研发了一款与健康结合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产品,无论在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上都很有亮点,市场反馈也比较令人满意。”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文化创意园内,琉璃工匠正在制作琉璃制品

  在产品创新上,振华琉璃反复尝试横向发展的可能性,如与珐琅、贵金属、不同材质乃至不同行业的结合,同时积极推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引进新型搅拌机、研究升级成型炉、改良退温工艺、改进抛光配料传统等,为大幅提升琉璃品质、促进行业工艺迭新作出了突出贡献。“虽然我们琉璃生产几乎不可能脱离手工,但是不妨碍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升琉璃的产量与质量。”陈京田说,“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的永恒”。

  从10万投资到走向世界,淄博琉璃耀眼“山东手造”

  陈京田,1990年正式进入琉璃行业,师从琉璃大师郑子云。“我师父郑子云是琉璃行业技艺精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曾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参与过马耳他的琉璃援建项目。”陈京田一脸自豪地说:“我跟随师父在车间里摸爬滚打了三年,才终于出师了。”

  但是,掌握了琉璃制作技术的陈京田并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一名琉璃匠人,他深知经营对于琉璃行业的重要性。“要推动琉璃行业发展,不但要会做琉璃,还要熟悉琉璃业务,更要会经营琉璃产业。”陈京田说,“我在车间苦学了三年技术后,又做了三年琉璃业务,最终决定要亲自经营。”

敢拼博 有淄味丨振华琉璃:从投资10万建厂到驰名海外的“山东手造”

  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京田

  1997年,陈京田与舅舅伊章修合伙投资10万元,开始自己当老板经营琉璃产业,“从一开始七八个人一个炉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大家共同发展。”1999年,振华琉璃建了第二个炉;2000年,第三个炉;2000年,第四个炉......2005年,振华琉璃结束单纯为外贸公司供货,拥有了自己的进出口权,正式以“振华琉璃”的品牌走向世界,产品远销美英法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3月,山东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作为“老手艺创造大财富”的代表之一,也是传播中华文明、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振华琉璃积极参与到“山东手造”当中来。陈京田表示,希望能趁着“山东手造”的东风,做大做强山东本土的“手造”品牌;也希望通过产品和机制创新、对卓越品质的追求,推动淄博琉璃的传承和进一步发展,为“山东手造”这块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作者:新黄河记者:葛园园 实习记者:韩子訸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