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三年,山东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2-05-13 11:07:53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鞠月芹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三年,山东发生了哪些变化?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5月1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

  2019年1月,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实施意见(鲁发〔2019〕2号),拉开了山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帷幕。三年来,省、市两级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在2021年中央对各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中,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位列全国第3名。

  “四本预算”,涵盖政府债券、政府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类支出

  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元强具体介绍说,三年来,我省坚持“统筹推进”,大绩效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横向上,加快“一体化”融合,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截至目前,我省预算绩效管理已拓展到“四本预算”,涵盖了政府债券、政府引导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各类支出。

  纵向上,实现“上下级”贯通,将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延伸至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截至目前,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改革任务已在市、县两级全面铺开,改革“最后一公里”全线贯通。

  整体上,强化“指挥棒”引导,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将其纳入当地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设定考评指标,制定奖惩措施。

  “花钱必问效”,根据评价结果三年节省下年度财政投入234亿元

  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我省在预算安排前,实施精准把关。规定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必须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将其作为编报项目库和申请预算的前置条件,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细化、精准。三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共对4293项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规模1206亿元,根据评估结果核减预算申请240亿元,核减率达到20%。

  预算执行中,强化监控纠偏。对项目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三年来,在部门单位全面自行监控的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共对1.5万余个项目开展重点监控,监控资金规模1923亿元,根据监控情况收回、调整预算106亿元,腾出资金用于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等急需支出。

  预算结束后,加强评价问效。坚持“花钱必问效”,建立项目支出“单位自评+财政抽查复核”和“部门评价+财政重点评价”的全方位绩效评价机制,财政抽查复核和重点评价不断扩围、持续加码,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三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共开展重点评价项目1.1万余个,评价规模7814亿元,根据评价结果节省下年度财政投入234亿元。

  “少花钱、多办事”,去年组织16市选取6大领域50个项目开展成本绩效管理试点

  与此同时,我省还聚焦“创新引领”,绩效管理山东模式逐渐成熟。其中包括,聚焦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探索“4+2+1”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在不同实施阶段,分别有侧重地组织开展前期论证、中期评估、到期评价和综合评定4项工作,重点关注政策设计和资金使用“两个有效性”,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这一目标。截至目前,省级已连续两年对16项重大政策开展了全周期跟踪问效,市县全周期跟踪问效的政策达到724项。通过这一全新管理模式,及时对设计不合理、执行有偏差的政策按下“暂停键”,有效解决了资金固化和政策项目“只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聚焦提升履职效能,探索“六步接力”部门支出整体绩效管理。充分发挥部门单位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以构建指标体系为起点,涵盖目标编报、部门自评、绩效报告、财政评价、结果应用等6个步骤的部门支出整体绩效管理模式,全面提升部门单位的绩效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省市两级已实现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全覆盖,县区试点全面推开,许多部门单位将绩效管理与职能运行同步考量、同步推进,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聚焦过“紧日子”要求,探索“成本与效益并重”的成本绩效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中的成本理念引入预算管理,通过成本分析、测算和控制,实现“少花钱、多办事”。去年,组织16个市选取6大领域50个项目开展成本绩效管理试点,在同等产出和效益水平下,实现了压实成本、节约投入的预期目标,有的延续性项目还提炼形成预算支出标准,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高效。

  既亮“报账单”也晒“成绩单”,建立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常态化机制

  我省还着眼“长效管用”,基础支撑体系全面夯实。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坚持制度先行,指导各级建立健全涵盖绩效管理各领域、各环节的制度办法和工作规范。截至目前,省级已构建起“1+2+30”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16市出台的制度办法、工作规程等达到320多项。

  指标标准更加完善。省级高质量建设“共性+专项+部门”、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预算绩效指标标准体系,覆盖省直107个部门、5068条指标;制定了养老服务、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等支出标准300多项。

  专业队伍更加壮大。去年,省财政厅整合原有7个事业单位的职能和力量,成立省财政绩效评价中心,全省有13个市也相继成立绩效评价专职机构,省市两级绩效评价专业力量达900多人。同时,还积极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建立了专家咨询机制,为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公开机制更加完备。坚持既亮“报账单”,也晒“成绩单”,建立绩效信息向人大报送和向社会公开常态化机制,以公开倒逼改革推进,以公开促进效益提升。省级连续6年公开财政评价结果,今年还将37大类重点支持项目和172个部门预算重点项目的绩效目标报送省人大参阅,公开了30个重点评价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作者:范俐鑫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