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党代会报告深读⑩丨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22-06-08 14:00:20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赵琳 于新悦 王志浩 黄露玲

责任编辑:李欢

  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

  5月28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开幕。李干杰同志作的党代会报告,全面总结五年来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科学部署未来五年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任务。

  为深入学习领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众日报紧扣大会主题,推出党代会报告系列解读报道。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努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持“两个结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共同思想基础如何筑牢?报告从构筑道德文明新高地、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建强文化文艺新鲁军、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四个方面作出部署。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代表看来,这四方面安排部署贯穿一个“新”字,充分彰显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特质,“四个‘新’做好了,将有力促进文化繁荣兴盛,以社会文明程度的新跃升推动‘走在前、开新局’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被妥善安排:每年举办“重阳老人宴”,力倡孝老爱亲;每个寒暑假开展“四点半课堂”,志愿者带着孩子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玩乐。报告提出构筑道德文明新高地,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宫建代表,结合村里工作谈了自己的理解:“村里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较多,我们平时开展活动,基本都是从大家迫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潜移默化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让文明风尚浸润齐鲁大地,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党委书记、主席郝光代表,对报告中提出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广泛选树先进典型很有共鸣。“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昌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深度参与网格治理,当网格员、楼长、协管员,‘志愿红’成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他认为,应该发挥志愿者人员多、与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带动起全社会志愿文明风尚,共同擦亮“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形象。

  报告提出,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进沂蒙、胶东等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赓续红色基因。看到报告的这一要求,临沂市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张宝亮代表,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沂蒙精神是临沂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传承弘扬践行好。”他表示,今后将加强与中央、省级理论研究机构合作,抓好宣传阐释;与周边五市协同,加快编制沂蒙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总体规划,合力推进25个红色文化建设重点项目;在各行业、各领域培树一批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报告在对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作出部署时,专门提到深入推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扩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代表认为,“深入”体现在打好“尼山牌”,中心要在学术研究阐释、文化传播普及、人才集聚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启动“两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引进“儒学大家”、培养“尼山学者”;“深入”也体现在中心、论坛能级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上,要专注世界不同文明对话,扩大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影响力,加快建成具有全球主导力的世界儒学中心。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代表对报告中的“加强‘山东文脉’工程建设,组织编纂《齐鲁文库》”十分关注。“理清‘山东文脉’,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山东担当,也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研究阐释上的新作为,是新时代山东的文化盛事,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穿研究阐释全过程,坚持两个‘结合’,摸清文化家底,为山东文化‘两创’把准脉动。”张伟说。

  人类历史上,文化往往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凝魂聚气,推动社会发展。“山东文脉绵长,人文荟萃。深挖文化资源,深耕人文沃土,我们责任重大。”王磊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考古工作、加强遗产保护利用刻不容缓,要以“中华文明探源”山东行动,为实证中华文明作出山东贡献。“山东要用好资源,突出活化利用,计划‘十四五’末,全省建成20个省级以上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公众开放。”王磊说。

  从6月2日开始,全省16市将同步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这些年,山东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群众获得感满满,莒县文化馆馆长、党支部书记马树晓代表对此感受深刻。“报告提出‘建强文化文艺新鲁军’,对具有齐鲁风格、齐鲁气派的优质内容生产、名家大师引育、文化惠民工程等多项工作进行了安排,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群众。”马树晓说,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公共场所要提供高质量服务,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提升亲子体验,赋能美好生活。

  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报告提出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非常关注。当下,“山东手造、青春力量”2022设计艺术博览会正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展出。“‘两创’落地,手造是重要载体。我们充分发挥高校力量,通过举办创意大赛、促进赛事成果落地转化、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培养发掘青年创意人才,为‘山东手造’、山东文创注入鲜活血液。”潘鲁生建议,要以“山东手造”为契机保护传承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手艺产业全面升级,以手艺文化赋能文创产业、旅游产业、数字产业以及工业设计等多业态发展。

  近年来,泰山景区建设了“智慧泰山”综合管理体系,1977路高清监控覆盖景区所有旅游线路,以智慧化手段监控客流、提升服务。如何理解报告中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怎么做强“好客山东”品牌,打造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泰山景区综合部副部长、“智慧泰山”团队负责人宋磊代表有自己的思考。“一切数字化转型的目的,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旅游体验。尤其面对疫情新变量,我们要不断适应、调整、创新,讲好泰山故事,做好文旅融合文章,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宋磊说。

  (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于新悦 报道)

作者:赵琳 于新悦 王志浩 黄露玲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