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抓好夏粮收储,保障粮食安全”情况。据介绍,今年夏粮集中收购期间收购量在200亿斤左右,与常年相当,为全省粮食保供稳价奠定坚实基础。
据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萍介绍,受去年秋汛影响,我省部分地市小麦晚播15—20天,冬季苗情偏弱。各地各有关部门注重加强技术创新,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力促弱苗转壮。今年春季以来,随着各项有效措施的实施和全省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的改善,冬小麦苗情转化好于预期。特别是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全面实施“一喷三防”和抗旱浇水,力争增粒重、提产量,努力实现绿色高质高效,为全面丰收打下坚实基础。据夏粮产购调查统计,今年夏粮集中收购期间收购量在200亿斤左右,与常年相当,为全省粮食保供稳价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省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多元粮食流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扎实做好收购仓容调度、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其中,加大粮食市场化购销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各类主体有序入市收购,特别是发挥好骨干粮食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搞活粮食流通,基本形成国有、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流通、加工转化企业共同调节的市场化粮食购销局面。目前,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粮食流通企业主体2206家,其中国有企业454家、民营企业1683家、外资和港澳台企业69家,年均从生产者购进粮食760亿斤以上。并且,加强收购资金支持,确保有钱收粮。各级财政、农业发展银行从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大局出发,加强粮食收购资金政策研究,扎实履行信贷支农职责,确保“钱等粮”,为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提供有力保障。今年,全省各级农发行系统准备收购资金300亿元。山东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已启动运行,58户粮食企业和省财政共出资1.9亿元,可提供增信贷款额度约20亿元。目前,我省积极推动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制度,总规模5亿多元,参与企业近百户,可发放增信贷款50亿元以上,能有效缓解粮食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期随着夏粮收购的全面展开,各贷款合作银行正在按企业需求紧锣密鼓的审核发放贷款。
据介绍,山东作为6个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省份之一,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启动了政策性托底收购。今年国家继续实行此项政策,最低收购价格为1.15元/斤(三等),较去年上涨0.02元/斤。执行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9月30日。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内,如果省内某一区域小麦市场收购价连续3天低于最低收购价,则启动收购执行预案,敞开收购农民粮食。从当前情况看,虽然小麦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启动托底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要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及时应对特殊情况变化。目前,中储粮山东分公司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预估研判,认真做好收购布点、空仓验收等各项准备工作,打出提前量,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预案,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和质价标准,切实发挥好政策托底作用。
5月26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全力以赴做好夏粮收获工作的紧急通知》,6月1日,省发改委、省粮食和储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对做好今年夏粮收储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各地按照通知要求,在做好收购资金、仓容准备的基础上,加强一线人员培训,加大收购机具维修保养,加强收购场所清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培训5000余人次,准备输送机10000余台、各种检测仪器8100余台(套)、清理设备3000余台,为夏粮收购做好了充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