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与孔子“对话”:Q版仁义礼智信里的时代创意

2022-07-05 07:11:45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高原

  山东礼仪,齐鲁之邦。孔子先贤,手作非遗。陶塑五常,夫子有礼。

  这几句似诗非诗的话是王令涛给自己的Q版孔子“仁义礼智信”陶塑写的“说明”。这套陶塑是他创作的“山东手造”的重要作品。

“山东手造”与孔子“对话”:Q版仁义礼智信里的时代创意

  从厨师转行陶塑师

  王令涛在16岁时考进一所烹饪学校,两年后进入高端酒店,在后厨做菜品的雕花、盘饰等,因为他雕刻的菜品美观、逼真,不少顾客都舍不得吃,想带回家留作纪念。这也说明了他的雕塑能力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经过不断努力,王令涛的雕塑技艺越来越娴熟。不久,他就辞去了酒店的高薪工作,赴全国各地学习、钻研陶塑技艺。

  2013年,王令涛创办了自己的泥塑陶艺工作室,还拥有了独立的研发基地、制作团队和陶艺窑炉。在陶艺创作上,他也开始思考如何创新。经过不断研发,他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将现代的釉色彩陶泥属性融入陶艺创作中,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工艺技法和表现形式。2018年,40岁的王令涛成功申报区级非遗项目——济南陶塑,他也成为济南陶塑技艺传承人。

  让儒家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

  在创作中,王令涛在思考创作主题时,逐渐将目光定格在山东历史文化元素,尤其是古代圣贤上。他创作了样式不一、形象不同的孔子像,然后又首创了“孔门七十二贤”陶塑,创作改良“孔子圣迹图”“孔门六艺”、论语人物等儒家场景系列作品,不仅在多个大型展览上展出,还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等多个奖项。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与孔夫子作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传统的儒家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是王令涛一直在努力的事业。近年来,他潜心创作Q版孔子系列作品。他从曲阜尼山夫子洞挖掘泥料,加以取自尼山的颜母泉水和泥搅拌,再以鲁国故城泗水河水调和泥浆,捣炼成泥料后,入窖醒泥备用。等泥料可用后,再进行陶艺的创作,采用原始炭火千度高温烧制而成。之后进行修细打磨、彩绘等等,总共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创作完成。这样,王令涛将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六艺、八德等儒学经典的意图,进行了立体化完美呈现。

  王令涛告诉记者,这组非常亲民的Q版孔子系列作品采用夸张和提炼的手法,将传统的儒家文化更好地融入,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并学习其思想和著作。

  Q版孔子系列作品在工艺技法方面,融合了传统的泥塑与陶塑,成功创作出“彩陶塑”。他在做陶塑人物的衣服时采用黄泥,配饰用紫砂泥来点缀,鞋子用黑泥,鞋底则用白瓷泥。“一件陶塑上用多种陶泥,有一定困难。因为陶塑在烧制过程中,不同的陶泥耐火温度不同,有时一些地方会因为温度变化而断裂,所以有时一件作品得经过多次摸索、多次烧制,才能创作成功。”

  为了使陶塑作品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在孔子的造型上,王令涛进行了萌态化创作,让孔子陶塑看上去生动可爱,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王令涛认为,如今旅游业的发展给陶塑推广带来助力,而“山东手造”的推行,让青少年和传统文化艺术有了更多的亲近机会,也让他们更了解和接受这样的陶塑作品。此外,他还将陶塑与摆件、钟表等物品结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这同样使传承千百年的陶塑技艺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山东手造”与孔子“对话”:Q版仁义礼智信里的时代创意

  创作多个济南特色陶塑产品

  另外,王令涛对济南市的市花——荷花情有独钟,他根据济南历史上的“碧筒饮”,创作出了更具济南文化特色的“碧筒饮”杯。

  “碧筒饮”杯也是王令涛“山东手造”的重要作品。杯子设计采用荷叶造型,通体碧绿宛如刚采摘出水的新鲜荷叶,杯侧嵌入一根“吸管”,一端入口吸水,一端直通杯底。杯底一端的吸管口上或嵌锦鲤、或嵌青蛙、或嵌花瓣,为整个“碧筒饮”的外观点睛,不仅实用,更是尽显风雅。他创作的碧筒饮吸杯、虹吸杯、双吸杯、莲蓬倒流壶等具有济南文化特色的系列茶具、酒具文创有5个系列、10多款产品。

  王令涛表示,长久以来在陶艺创作上积极开拓各种方法,将传统手艺时尚化、Q版化,就是为了让这种传统艺术变得生动可爱,更利于年轻人接受,也为“山东手造”增添一份具有济南特色的创新作品。

作者:赵晓林

责任编辑:高原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