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直部门首场举行。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介绍,近年来,受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中小学编制保障和均衡配置面临较大挑战,将重点从5个方面着力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坚持师德为先,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充分发挥中国教师博物馆等师德涵养基地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涵养高尚师德,争做“四有”好老师。
强化教师岗位管理。全面推行教师岗位分层逐级竞聘,岗位竞聘突出课时量和教学实绩刚性要求,压实中小学校管人用人主体责任,科学规范开展考核评价,严格课时量要求,建立起“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用人机制。
优化乡村学校布局。在“积极稳妥、应留必留”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公办寄宿制、校车接送服务等措施,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进行撤并整合,统筹调配乡村教师资源。目前一些县(市、区)正在根据城乡生源变化实际,开展乡村学校资源整合,有效提高了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效益,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广这些地方的工作做法,推动各地优化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和师资配置。
推动师资均衡配置。完善“县管校聘”管理机制,进一步理顺编制核定和使用责权、岗位设置和使用责权、绩效核定和分配责权,强化教育部门教师统筹管理职能,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提升教师管理效能。将“县管校聘”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协同配套、联动实施,推动各地通过统筹调配一批、跨校竞聘一批、区域交流一批、学区走教一批等方式,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推动师资优质均衡配置,扩大优质教师资源覆盖面,整体提升学校育人能力。
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健全义务教育教师随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好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完善教师绩效分配办法,中小学核定的绩效工资增量全部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指导中小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评价和分配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例应不低于70%,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继续落实好乡镇工作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让广大教师能够安心从教、静心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