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动“强师惠师”,全省专任教师达140万人

2022-09-09 10:07:57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各级党委政府强师惠师,山东教师队伍建设改革“10条经验”全国推广,省委省政府以“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责任”为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作典型发言,开创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

  师德师风建设扎实有效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中国教师博物馆落户山东,认定了112个师德涵养基地和教师实践教育基地。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建实建强党委教师工作部。广大教师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常态化防控”战线上,为全省复工复产复学作出重要贡献;13万乡村教师坚守乡村、潜心育人,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大批教师常年义务送教下乡,擦亮了山东教育志愿服务品牌。4000余名教师到新疆、西藏、青海、重庆、甘肃帮扶支教;全省广大教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展现出新时代大国良师的忠诚担当。

  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从2012年的103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140万人,增幅为35.9%,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年龄结构看,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5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比分别为95.6%、81.4%、79.7%、74.3%、79.6%,中青年教师正成为教师队伍的骨干。

  从学历结构看,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87.6%,比2012年提高36.4个百分点。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8.9%,比2012年提高36.8个百分点,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分别达到94.2%、95.2%;高等院校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65.5%, 比2012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从职称结构看,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等院校高级教师占比分别达到10.0%、19.9%、21.4%、23.8%、42.2%。

  师范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以师范院校为主、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教师培养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十年来,师范生培养规模达67万余人,新增2所专科层次幼儿师范学校,42个师范类专业通过国家第二级认证。师范类本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普通专业标准的1.5倍。建立了省属公费师范生培养制度,招收培养 2.88万人,已有近万名省属公费师范生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4个市开展市级政府委托高等院校培养师范生试点,培养“本土化”优秀教师。组织近10万名师范生到乡村学校实习支教,3000名优秀大学生援疆支教,教育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名师名校长培育成效卓越

  省市县校四级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名师名校长个性化培养和团队培育双轮驱动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涌现出一大批名师名校长。十年来,山东55名教师入选国家教学人才支持项目,13人入选国家领航教学名师名校长,2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认定992名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了100个齐鲁名师名校长领航工作室、43个特级教师工作坊、262个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遴选200名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建立了160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48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00个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城乡师资配置更加均衡

  2015年,山东率先在全国整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行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让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建立了县级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核定岗位总量,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岗位总量内,统筹调配教师,学校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县域跨校竞聘、定期交流的管理机制,打破了困扰多年的教师流动体制机制障碍。“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在区域内有序流动,十年来,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交流轮岗校长教师达20余万人次,其中城镇学校向农村学校交流教师近5万人次,县域内城乡师资均衡配置不断优化。

  职称评聘改革力度空前

  高级教师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大幅提高,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高级设岗比例分别提10、10、14、10个百分点,中、初级岗位可贯通使用。按照1%、2%、3%的比例,在小学(幼儿园)、初中、高中增设正高级教师岗位1.4万个。高校按“生员比”核算岗位总量,增加正高级岗位9605个、副高级岗位6669个,高级岗位比例由37.92%提高至53.6%。建立了专属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制度。乡村教师从教10年、20年、30年,分别申报中级、副高级、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下放职称评审权,高校教师职称按照“以岗定职、岗变职变”的原则开展自主评聘,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职称授权、下放至设区的市评审,实现了应放尽放、放无可放。近三年,全省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109人,其中农村教师841人,占40%;评聘副高级教师10.1万人,其中农村教师6.3万人,占62%,有效缓解了教师职称评聘难、农村教师留不住等问题。

  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增强

  山东不断挖潜、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等院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尤其是在中小学构建起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标准。探索幼儿园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核定人员控制总量14.9万名。下放学校用人自主权,高校自主公开招聘各类人才,中等职业院校可自主组织教师招聘,市、县(市、区)教育部门负责所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十年来,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3.6万人,缓解了国家人口政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师资短缺问题。

  教师工资待遇明显提高

  全省各地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足额发放,健全了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调整联动机制和比较调查机制,136个县(市、区)均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班主任津贴标准从15元提高到每月300元至1500元之间。全面取消教师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要求。各地建立了中小学生均绩效工资增量机制。明确要求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实际分配总量要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占比达到70%,学校创收净收入的50%以上用于教师绩效分配,给予教师或团队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不低于转化收益总额的70%,不高于95%,由成果完成人自主分配。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实施艰苦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长岛岛区和微山县湖区艰苦偏远乡村学校教师每月每人发放600元生活补助。建成乡村教师周转宿舍3万余套。每年为教师提供1次有质量的健康体检。

  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

  山东是孔孟之乡和教育的发祥地,自古就有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十年来,全省加大教师表彰和选树力度,表彰山东省优秀教师1078 人,评定山东省特级教师1150人,选树齐鲁最美教师54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110人,涌现出李振华、伦学冬、吕映红、陆繁伟、王其平、吕文强、魏亚丽等教师楷模,生动展示了山东教师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清单,切实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各地积极推行教师乘坐公交、地铁、游览景区等惠师举措,推出“运动健身、医疗保健、汽车服务、旅游”等打折优惠的惠师活动,教师节期间广泛开展为教师“亮灯”活动,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浓厚。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