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山东省委宣传部行“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第十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介绍,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快速发展,有力保障了1亿多山东人民的健康。截至2021年,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21年的7.67/10万、3.31‰、4.12‰,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
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
这十年,山东坚持高位推动、协同联动,人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强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高规格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全省中医药大会,顶格成立省促进中医药发展、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大幅提升健康保障力度,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省健康核心指标明显改善。
截至2021年,山东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5岁,较2012年增长3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12年的18.94/10万、6.27‰、7.44‰,分别下降到2021年的7.67/10万、3.31‰、4.12‰,健康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以较低成本实现了较高健康绩效。
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山东坚持拓展总量、提升质量,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聚焦群众健康需求,驰而不息推动卫生健康体系提标扩面、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卫生健康资源总量跃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1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床位数分别达到8.57万个、105.57万人、67.39万张,较2012年增长24.6%、42.9%、42.4%,均居全国第二;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从2012年的2.07人、1.98人,提高到2021年的3.37人、3.7人;全省建设国家重点专科(优势专科,含中医)119个,布局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含综合、专科和中医序列)43个,二级及以上医院从2012年的465家增加到936家、实现翻番,县(市)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本标准,建成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9万个,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精准到20分钟以内
山东坚持医疗为民、服务便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得到明显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药补医全面取消,分级诊疗稳步推进,县域内和基层诊疗量分别保持在90%和60%左右。
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连续两轮实施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医疗能力“攀登计划”,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成绩居全国第四,威海、滨州、日照、济宁先后被表彰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突出医疗质量主线,18项核心医疗制度得到有效落实,49个省级质控中心覆盖主要专业,“九不准”要求形成刚性约束,群众看病就医更安心、更安全。“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纳入全国区域服务十大案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落户我省,电子健康卡实现全省通用。实施多轮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二级以上医院预约诊疗精准到20分钟以内,创新开展床旁出入院、诊间结算、多学科诊疗等服务模式,服务便捷度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提高到84元
山东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要,重大疾病防控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速、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由2012年的25元提高到84元,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患者和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了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绩效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率先推行“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模式,300万“三高”患者得到规范化干预,正在加快向全体慢病患者推广。
疾控体系标准化建设集中推进、防疫能力显著增强,法定传染病始终保持低流行态势,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居全国最低,疟疾达到国家消除标准,肺结核发病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世纪疫情,全省上下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严格落实纵深防御方法和“5+1”工作要求,因时因势优化防控策略,持续提升防控能力,从严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遭遇战,保持了疫情总体平稳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全国最多
山东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施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针对老年人,着力推进健康老龄化,在全国率先推出年满60周岁老年人享受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等一揽子政策;在全国率先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医养结合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二级以上综合性公立医院普遍设置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越来越多的场所完成老年友好环境改造,国家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数量全国最多。
针对妇女儿童,免费“两癌”筛查覆盖农村适龄妇女,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实现全覆盖,产前筛查率达到93.71%;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加快托育服务供给,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12个。
针对职业危害人群,推进健康企业建设,职业健康检查率居全国第一,新发职业病人数逐年下降。针对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
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山东坚持中医姓“中”、中西并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得到明显提升。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4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拥有国医大师等各类国家级人才125名,建立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10个,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21个、覆盖所有县(市、区);政府办中医医院实现市、县全覆盖,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数量实现市、县两级全国“双第一”,二级以上政府办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全面设置中医药科室,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政府办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遍开展中药代煎送到家,看中医、吃中药越来越方便。
居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评估全国第二
山东坚持全民参与、全民受益,健康共建共享层次得到明显提升。健康山东行动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焕发新机、健康宜居环境加快改善,国家卫生城市达到32个、居全国第二位,省级卫生城市和卫生县城实现全覆盖。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形成社会共识,“三减三健”“三减控三高”日益成为生活自觉,居民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评估全国第二。
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蓬勃发展,“雁阵形”产业集群达到13个、领军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909家,健康管理、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互联网+健康”等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日新月异,加快走进群众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