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种田新农人

2023-11-02 07:42:10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过了霜降,正是山东省寿光市蔬菜大棚生产的好时节,记者来到洛城街道东斟灌村。“这几天气温有些反常,比往年同期高不少。”当地菜农李庚介绍,“即使坐在家里,我用手机就能打开通风口,棚里温度很快就降下来了。”“90后”的李庚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大棚,一边展示手机上的信息提示。

  “浇水、施肥有水肥一体机,放风、补光也都是机器完成,连上网络,人在哪儿都能操控,确实省力。”说起棚里的高科技,新农人李庚如数家珍:“以前,两个人种一个60米左右的棚都很吃力。现在,新建大棚都用智能设备,两个人管理3个到4个200多米的大棚都绰绰有余。”

  东斟灌村曾因区位不佳,没赶上寿光蔬菜大棚发展的第一波热潮。直到1998年村党支部换届,李新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乡亲们调整产业结构,改建新式蔬菜大棚,并引进五彩椒,将东斟灌村打造成为“彩椒特色村”。

  这些年,随着东斟灌村蔬菜大棚的持续升级,当地新老农人形成互补关系。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介绍,年轻人思想解放、敢于投资,管理的大棚多了,打杈、摘果等无法机械化劳作的环节由中老年菜农分担。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人逐渐放弃老旧的小土棚,在新农人的大棚里打工,也获得了可观收入。淘汰的小土棚再整合建成新棚,新老融合,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我们村的年轻人,除了用手机操控设备,还有一些新玩法。”东斟灌村党支部副书记尹成友点开了手机上的短视频:“在寿光,有着百万级的蔬菜大棚是什么体验”“我头茬卖了7万斤,二茬又开始了”……这些原创自“90后”新农人许多的短视频作品,在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百万次。

  一边干农活,一边拍短视频,是许多的生活日常。2020年接触到彩椒种植后,许多对设施农业产生浓厚兴趣,并建起自己的大棚,经过不断摸索,他种植的彩椒质量好、品质佳,年销售额可达70万元。

  “我们村年集体收入已经由之前的3万元增至180万元,彩椒产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李新生告诉记者,在寿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当起新农人,他们为蔬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原标题:智慧种田新农人

值班主任:田艳敏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