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高效办成一件事?山东以有解思维破除政企发展障碍

2024-01-14 07:26:31 来源: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鞠月芹

  2023年,全省两大平台受理企业各类诉求近30万件,服务满意率超过99%

  怎样高效办成一件事?

  山东强化政企沟通交流,以有解思维破除发展障碍

怎样高效办成一件事?山东以有解思维破除政企发展障碍

  □记者 段婷婷 通讯员 褚超 报道 济南市持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立“项目管家”提供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帮办服务。

  强信心、促发展,政企良性互动是关键。政企如何良性互动?渠道是否有效?卡点和结合点又在哪里?怎样才能更好推进工作?

  为了回答好这些问题,山东围绕政府机关运转、加强政企沟通、数字政府建设全力开展提速提效“三大行动”,强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纵深推进、落细落实。其中,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是2023年以来山东大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旨在通过各级政府部门跨前一步、主动作为,坚持依法依规、以有解思维更好服务企业,推动政府与企业相向而行,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促进发展。

  向着问题“开刀”!20天出台一项为企新政策

  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截至2023年10月末,全省实有经营主体1456.7万户,其中实有企业460.2万户。从一定意义上说,经营主体活力迸发,整个社会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眼下,在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山东九为新材料有限公司承租的111亩土地上,铝合金新材料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车间主体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今年5月投入使用,可年产25万吨铝合金模板、3000吨铝制脚手架配件。

  而在几个月前,项目负责人刘万恒还在为无法尽早开工发愁:“项目用地是租赁土地,我们没法以自己的名义办理工程建设相关审批手续。”

  原来,依照惯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只能办在土地使用权人名下,新的投资人不能办理,也就是“谁的地办给谁”。这就可能导致部分建设用地无法有效利用,而企业用地需求得不到保障,让土地闲置和项目用地难的矛盾尤为突出。

  按照惯性思维,事情貌似无解了。但就在刘万恒一筹莫展之时,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组建的“川速办”项目服务团队在开展常态化企业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企业面临的难题。“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蔺阿娜说。

  向着问题“开刀”!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发改、自然资源、住建、国防动员、规划等部门开启了“项目会诊”,梳理业务流程,对涉及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政策文件进行重点研究,学习借鉴外地相关经验,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请示。

  经过20天时间,这块“硬骨头”被啃了下来——《淄川区租赁土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手续办理实施办法(试行)》出台,从政策层面允许投资人承租国有建设用地后,可以自己名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这为投资人和土地使用权人不一致、无法办理建设手续的难题提供了精准的“治疗”方案。

  “多个部门全程跟进,仅用13天就为我们集成办理了各项建设手续,一次性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照,让我们能早开工、早投产。”刘万恒说。

  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发展想办法,省内各地坚持有解思维,用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的“疑难杂症”。来自省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省组织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实现了“四上”企业走访全覆盖。2023年,省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受理诉求2.36万件,全省12345热线受理企业各类诉求27万件,服务满意率超过99%。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经营主体所处领域不同、产业链梯度不同、发展层次不一,反映的问题也各异,这对做好政企沟通交流提出了极大挑战。各地实际工作成效显示,大的方向就是要以有解思维破除发展障碍,千方百计推动解决问题,切实做到规则与弹性并存、包容与效能兼顾。

  刘万恒遇到的问题,要放在以前,可能会成为“烫手山芋”,经历反映问题—研究汇报—再研究再汇报等多个程序,拖很长时间。找到政企沟通交流的结合点,增强“敢解”的魄力、提升“善解”的能力、争取“必解”的成效,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这是现阶段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诚表示,为企业做好服务最终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山东的创新性做法值得充分肯定。只有加强对企业的针对性服务,才能更好培育起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从而做到“先立后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躺平?怎么可能!

  又一次见面,李淑岭感到齐心的白头发又多了一些:“前一阵子感觉还没有这么多。”去年11月,齐心和同事们刚为她所在企业解决了一件急事。

  “双11”前夕,李淑岭任总经理的山东宽福营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需要尽快注册一家新公司,这样才能在直播平台上新开一个号,趁一年中最重要的购物节扩大品牌影响力。

  如何尽快办成?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齐心。齐心是济南高新区的首席政策官,上午接到企业诉求后,就组织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指导,线上提交、线上审核、线上出结果,下午企业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不仅如此,了解到企业后期经营范围可能有宠物用品、药品等,工作人员还建议企业把经营范围尽可能扩大一些,方便下一步开展业务。李淑岭表示,从这件事上看,首席政策官不仅了解政策,对企业的发展规划也能很好地进行引导和支持。

  这几年,特别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从国家、省、市到县、区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怎样落地落实,让企业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省内各地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

  首席政策官是济南高新区新设立的一个岗位,旨在通过这些政企沟通联络员、惠企宣贯信息员、政策落地快递员,让企业有政策服务需求时第一时间找到“明白人”“大管家”。像齐心这样的首席政策官,目前济南高新区有39名,服务园区所有重点企业。

  2023年,山东宽福仅宠物食品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1亿元,比2022年翻了一番。这对企业和联系企业的首席政策官来说都是好消息。“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服务。说到底,服务企业是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服务企业就是服务我们自己。”齐心说。

  政府部门也并不是事事都包办,不是承担无限责任。“上级有要求,部门有考核,企业有期盼。对我们这些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就是要摸清实情、落实政策、做好服务。”齐心表示,大家的共同目的都是要把事情办好,让企业发展有个良好环境。政府部门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解难题,发挥好政府的力量,对企业来说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一线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事情真上心,很多地方将他们的绩效奖励和企业发展牢牢捆绑在一起,服务的企业发展好了,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指标完成了,奖金会翻着番上涨,一旦完不成,即使完成了98%,奖金可能也就只剩下20%。“躺平?怎么可能?”一位基层负责联系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

  个性问题贴近服务,共性问题创新解决

  政企沟通,重在有效。当前,各级都建立了多种渠道与企业沟通交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其中在省级层面,就有省级12345平台、政企沟通交流会、省长信箱、“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收集企业诉求,要求对企业诉求“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各承办单位接到诉求后2小时到达现场或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提出办理意见,15个工作日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企业诉求主要集中在手续办理、政策落实、资金、土地、技术、人才、配套、知识产权等方面。其中,人才、资金问题尤为突出,无论企业类型、大小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普遍反映或多或少受到制约。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0亿元,产品和服务涵盖常规采油和钻井设备、热采整体配套设备、防腐抗磨解决方案等板块。公司总经理张端光提出,当前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缺乏高端液压和编程人才。了解到诉求,东营市就帮助企业联系山东大学专家入企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点对点对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等相关院校专业毕业生,协助企业引进人才13名。张端光表示,这有效解决了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

  从一家企业的问题拓展到全市企业,持续解决企业用工和人才引育问题,东营组织开展“送工入企稳生产”惠企行动,摸排全市企业用工需求3502人,针对性开展招聘活动12场次。

  “公司成功从中国银行获得第一笔短期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发展底气更足了。”1月3日,烟台云沣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说。前段时间,出现较大的市场空间,公司需要紧抓时机,扩大经营规模,但流动资金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我们与驻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信保贷’银担合作协议,精准推送企业融资需求,大幅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转贷获得率。”烟台黄渤海新区财政金融局副局长崔大为表示。

  “对个性问题,我们贴近服务,协调各种资源全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对共性问题,还是需要政策层面支持,靠创新解决。”齐心表示。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形势的变化,一些原来看起来没有那么紧迫的问题现在也变得现实起来,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晶体薄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生产的芯片材料主要用于5G通信领域,为国内一家知名通信企业配套。公司总裁胡文表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就需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对高科技企业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省营商环境已经打造得非常好,相信今后遇到新问题会得到很好解决。”

  (记者 袁涛 毛鑫鑫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李蓓蓓)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