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山东新一线④

2024-01-25 13:25:21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新黄河记者:王倩 常萌

责任编辑:鞠月芹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好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库,开展玉米、小麦、大豆等种源技术联合攻关,培育20个以上突破性新品种,推动山东种业做强做大。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1月18日,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凭借在植物基因编辑领域的雄厚实力,继去年4月后,公司自主培育的高油酸大豆再次获得一张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两张安全证书的下发,标志着我国基因编辑正式驶入产业化快车道。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去年4月,舜丰生物荣获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突破种业“卡脖子”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装备加持,农业生产尽显“科技范儿”;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直播电商销售新模式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近年来,山东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山东方案”。乡村振兴这篇时代雄文,正在生动地讲述着齐鲁大地百姓的幸福新生活。

  两把“基因剪刀”切出高油酸大豆

  2023年山东粮食总产1131亿斤、单产899斤,再创历史新高。多产的“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答案便是被誉为农业“芯片”的良种。

  早在2018年,济南市在国内率先布局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项目,引进以全球植物基因编辑领军科学家朱健康院士团队为基础的舜丰生物。经过落地五年的耕耘,济南市植物基因编辑技术整体实力领跑全国。利用公司研发的CRISPR Cas SF01和CRISPR Cas SF02两把“基因剪刀”,舜丰生物目前已成功开发了20余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因编辑体系,开展百余个项目进行产品储备布局,创制了高产水稻、香味鲜食玉米、高油酸大豆等多个高产、耐逆、高品质的种质资源,育种时间较传统育种方式缩短6-8年。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舜丰生物研发的“基因剪刀”

  “前期为了培养出足够多的大豆植株,十余名大豆科研人员前前后后手工切了数十万粒豆子。”舜丰生物总经理张辉介绍称,舜丰生物采用基因编辑技术调控大豆的脂肪酸合成通路,创制出高油酸大豆,用它榨出的大豆油油酸含量能达到80%以上,是普通大豆油油酸含量的4倍。

  得知济南拿到全国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许智宏欣喜地表示,基因编辑育种可以快速培育出高产高附加值的优良品种,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的下发,让大家看到了民族种业振兴的希望。从种业大省到种业强省,山东步履铿锵。近年来,山东深入推动农业良种工程,加快实施基因编辑等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

  去年9月1日,山东省首次发布10项“山东好成果”,舜丰生物高油酸大豆位列其一。舜丰生物首席科学家牛小牧表示,预计未来三年,舜丰生物可实现高油酸大豆油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带动全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拉动产值超过20亿元。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舜丰生物实验室里的高油酸大豆

  飞在18米高空的“吸碳红人”

  种子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先进技术的发展也需要好的发展环境加持。

  在济南市长清区国舜绿建低碳和钢智能科技示范产业园离地18米的空中,创意和农耕发生着令人惊奇的碰撞。乘坐产业园主体建筑电梯到达五楼,一座智能化、高科技的“天空农场”跃然眼前。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全国首家“天空农场”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浇灌

  据农场技术负责人宋全斌介绍,农场占地约2万平方米,主要种植串收番茄、铁皮西红柿、草莓西红柿等20多个品种。“这里的番茄吃豆肥、喝纯净水、晒日光浴,惬意得很。”作为国内首家“天空农场”,农场全面引进荷兰现代化设施农业技术,被置于保水、透气的椰糠条中的西红柿,仅靠一根细细的管子精准供给水肥。不仅如此,农场的散射玻璃日光柔和,全封闭的天窗避免了虫害侵扰,智能环控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营……得益于先进的生产方式,“天空农场”的西红柿年产量高达3万公斤,是一般大棚的两到三倍。

  如果不是山东国舜集团董事长孙德山进一步介绍,你很难想象,“天空农场”下面就是钢结构生产车间。“天空农场的建设是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代表,是园区生产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孙德山称,钢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通过专用管道排放至“天空农场”,农场里的西红柿恰好可以吸收利用,助力了生产环节零碳排放。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2万平方米农场仅需10名工人打理

  在潍坊昌邑市山阳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一片高标准种植大棚内,种植的草莓随着智能升降种植系统能够随时变换位置,不仅节省了空间和人工,还增加了单位空间种植面积。在该示范区,数字农业已成为主流,荷兰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以色列精准水肥灌溉技术等先进技术得以应用,首批番茄价格达15元/公斤,草莓价格达60元/公斤,并走进了国内一线城市市场。

  在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智慧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园,运用AI大数据管控平台,已实现对园区所有温室24小时×365天AI智能种养规划、全链监控、虫害预警……

  上述生动案例便是山东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山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用现代设施、装备、技术手段武装传统农业,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天空农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搭乘电商快车的“致富薯”

  多年来,科技力量的加持,让“鲁”字头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摇身一变成了“金疙瘩”。

  走进济南市商河县怀仁镇的济南壹亩地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亩地瓜”)集运加工中心,百余名工人正忙着挑选甘薯、打包纸箱,随后一箱箱甘薯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打包好的甘薯将被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一名新农人,壹亩地瓜董事长刘朝丽说手机就是她的新“农具”。“以前一个新品红薯从育种到推广种植,再到市场认知,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而现在电商可以即时获取消费者需求,反向指导品种更新换代,为科研提出新方向。”她说。

  在怀仁镇,电商与甘薯产业深度融合,给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甘薯销售龙头企业,壹亩地瓜去年线上线下共销售1500多万公斤甘薯,销售额达1.3亿元。电商不仅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村集体收入3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怀仁镇河西新村党支部书记孙兆学笑得合不拢嘴。对村民而言,曾经的“温饱薯”俨然变成了“致富薯”。

1131亿斤“山东粮”背后有何“密码”?

  壹亩地瓜的直播间就在田间地头

  从草根创业的“大集模式”到“电商带动精准脱贫、电商带动乡村振兴”,菏泽市曹县电商发展新模式同样令人瞩目:全县电商企业发展到7068家、网店8.35万余个,“淘宝镇”达到21个、“淘宝村”176个。曾经的省级贫困县先后获评“全国电子商务促进乡村振兴十佳县域”“中国十大农村电子商务典型县”等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上有“基因剪刀”、下有智慧农业,还有更多的淘宝村、电商村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属于乡村振兴的热闹已然上演。

作者:新黄河记者:王倩 常萌

责任编辑:鞠月芹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