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1980年出生,10岁进入湖北省体操队,16岁入选国家队,随队获得悉尼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团冠军,获得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冠军。2009年5月退役。
开栏的话
奥运赛场曾留下他们的高光时刻,退役之后他们踏上新的征程。赛场如人生,浓缩喜怒哀乐;人生似赛场,总有挑战在前。本版推出“奥运·人生”栏目,讲述奥运选手退役转型后的经历与感受,和读者分享体育精神在他们生活中的延伸。
湖北武汉街头,车来人往,阳光洒在身上感觉特别舒服。杨威深吸了一口气,“城市里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
暂时关闭离汉通道的那段日子,杨威也经历过焦虑。两个多月的“宅家”生活,体育成了杨威全家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体操奥运冠军变身“线上教练”,带领“宅”在家中的人们动起来,透过一方小小的屏幕,他将积极乐观的情绪传递给更多人。
这是杨威退役后的第十一年。这些年,他上学、当裁判、带队员,一直忙个不停,“待在家里这两个多月,自己思考了很多。我的未来,还是在体操。”不惑之年的杨威,选择的方向是回归。
“运动带给我们健康,更重要的是带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们一家在武汉,最大的心愿是大家平安健康。”除夕夜,杨威的妻子杨云,当年的中国体操女队队长,在社交媒体上许下新年愿望。
“开始以为疫情很快会过去,每天还在微信上和同事商量下一步工作。元宵节过后,我们意识到需要做长时间的准备了。”杨威说。社区很快组织起来,为大家解决生活问题。“我们社区有好几个微信群,业主们可以在群里点菜。”小区门口有专人每天送菜。
吃饭问题无需担心,杨威开始关注家人的心态。“宅家”初期,疫情曾让杨威一家很担心。于是杨威每天带着家人做运动,放松心情。“运动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之一。”奥运冠军的专业背景,让他的健身方法在网络上大受欢迎,儿子也成了他线上直播的好搭档。“‘宅家’也要动起来。运动带给我们健康,更重要的是带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经历了这次疫情,杨威感触不少,“现在出门活动的人挺多的,你还能看到有人匆匆忙忙赶路。”正是这些寻常景象,标志着武汉正在重新焕发活力,“让生活回到平常,这是每个人的期待。”
“每次静下心来想,自己的兴趣还是体操”
杨威拥有3个奥运冠军、7个世锦赛冠军头衔,运动生涯堪称完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和队友站上最高领奖台。2009年退役后,他尝试转型,和朋友开过汽车修理厂,希望做点“体操以外”的事。日子忙忙碌碌,但国家队的那些时光,总是不经意间在脑海闪回。
现在想起来,杨威觉得,退役后最难的转变其实是心态。“当运动员的时候,每天有详细的训练安排。退役后一下子成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这种反差,让杨威调整了很长时间。
2011年,杨威担任湖北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后来又担任主任。那几年,他平时去位于武汉市郊的奥林匹克中心上班,只要有空,就跑到体操馆看小队员训练。2017年10月,杨威做了一个决定——辞职,有人不太理解。“体操才是我的兴趣。”杨威觉得还是要顺应内心。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杨威再度出现在赛场。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国际裁判,这是他一直热心钻研的方向。换了身份和视角,他对体操也有了更多感悟。
“时代在变,体育也在变。时代创造了很多机会,大家都希望做一些新的尝试。每次静下心来想,自己的兴趣还是体操。”杨威说。
“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继续为体操做点事”
人们对体操的印象似乎总与苦、累、危险相伴。“这其实是个误区。”杨威说:“我想推广‘快乐体操’,让大家对这项运动有新的认识。”
前些年,他创办了快乐体操比赛,培养小朋友对体操的兴趣。去年8月,他在武汉成立了少儿体操俱乐部,不为培养奥运冠军,只希望体操成为一种教育形式,可以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埋下体育的种子。
“在推广‘快乐体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和孩子缺乏运动知识。从心理上讲,一些孩子遇到小小的挫折就不知所措,这正是需要体育教育介入的地方。”杨威说,他的目标就是让更多孩子参与运动,让更多人了解体育的多重价值。
杨威面临着又一次“转型”。他坦言,自己希望将精力主要放在提升俱乐部的服务和教学上,营销方面做得不多。此前,俱乐部曾在长沙、南京、合肥等城市试过加盟店等模式,效果一般。“有些加盟店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忽略服务和教学质量”,杨威不愿为此妥协,现在他专注于“在武汉先做好一家再说”。
一家500平方米的俱乐部,装修简单,但处处是防护软垫和儿童适用的器械,配上简洁明快的色调,衬托出“快乐体操”的主题。“一家店做好了,当大家认可,特别是我自己对教学和管理都比较满意时,才会考虑开第二家。”杨威说。
曾经,体操照亮了杨威的人生。现在,“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继续为体操做点事。”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3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