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烈士肖思远之墓 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孟天宇 摄
“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赫然醒目肖胜松向新黄河记者展示儿子的一等功奖章
7月27日上午,连日来的降雨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的上空看上去有些阴沉沉的,肖胜松一早就从家赶去了烈士陵园,儿子肖思远长眠在那里,几日不见,他想再去跟儿子说说话。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越线挑衅,我军与之展开殊死搏斗,作为其中一员,肖思远战斗到最后一刻,最终和其他三位战友陈红军、陈祥榕、王焯冉一起,将生命定格在了加勒万河谷,永远地献给了脚下这片他爱得深沉的土地。
就在肖思远的墓前,战友们留下了“你虽然倒下了,放心,还有我们”的话语。一年时间过去,人们对英雄的思念从未停止,他们从没真正离开过……
枕头上被泪水浸湿的痕迹是母亲无尽的思念
新乡市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村口不远的那个院子门前,“光荣之家”的牌子格外显眼,肖胜松和刘利霞夫妻俩就住在这里。肖胜松快50岁的年纪,村里人喜欢称他作“老肖”,都知道他家的大儿子肖思远几年前入伍当了兵,平时很少回家,只听说在部队干得还不错。包括肖胜松在内,没人想过有一天,这个大家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伙子会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他的名字,只是却再也回不来了。
院子右手边的堂屋里,“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挂在正中,肖思远的遗像就摆在牌匾下的桌子上,前面还放着不同口味、大小不同的果冻和冰棒,那是肖胜松买来的,他说那是思远最喜欢吃的零食,“以前忙,经常没空吃,现在他能安心休息了”。
堂屋的左手边还带个里间,这是肖思远回家探亲时的卧室,军装、被褥、绶带被整齐地摆放在床上,床尾旁的玻璃柜里,还保存着更多和烈士有关的记忆。
“这是他的笛子,他最喜欢吹笛子”“他还喜欢打篮球”“这几双是他平时穿的运动鞋”……肖胜松念叨着柜子里每件物品的来历,眼睛盯着它们,像是在想象儿子吹笛子、打篮球时是怎样的笑脸。一阵恍惚间,这位父亲已经红了眼眶。在肖胜松的卧室桌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思远的电脑,里面有他之前爱玩的游戏。”他说,每当自己想儿子时,就会打开电脑玩一会儿,这样就会离思远更近一些。
比起肖胜松的克制,作为母亲的刘利霞将对儿子的思念表达得更加直接。卧室床上方正的军绿色枕头与其他用品并不搭配,那是肖思远还在时用惯的枕头,儿子走后,刘利霞就把它拿了过来。“他妈妈每天晚上都是搂着枕头睡觉,上面还有娃留下的气息。”肖胜松说。大片的水渍在枕头上格外显眼,那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无尽的思念。
和自己卧室没装修的水泥地相比,肖胜松将儿子的卧室收拾得气派敞亮,木地板、白墙、吊灯……看起来和城里的房子没什么两样,“原本是收拾出来给他结婚用的。”他说,如果思远还在,现在应该已经成家了。
床旁边的衣柜里,刘利霞给儿子准备结婚时用的大红色被子叠放在柜底,她还记得当初张罗时高兴的心情,只是如今,永远也用不上了。
他用身躯护卫祖国就像守护亲人一样
“娃是个孝顺的孩子。”肖胜松反反复复,总是重复着这句话。
他永远忘不了,那年思远的曾祖父病重,80多岁的老人已经倒在床上不能起身,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人照顾,是当时还没成年的儿子站出来跟他说:“爸,你放心,我伺候我老爷(当地方言,即“曾祖父”之意)。”22天,肖思远日夜陪伴在曾祖父身边,从未抱怨过,直到老人体面离开。
上学时,肖思远趁假期时外出打工,一个月800元的工资,他会塞给父母500元。长大后入伍参军,从家人穿的衣服到家里用的物件,总是他买了寄到家里。有一年母亲节,他还特意用平时训练攒下来的废旧弹壳和干花,给母亲做了个“520”的小摆件。肖胜松说,快递送不到村子,每次都要跑到一公里外镇上的代收点拿,儿子买的东西太多,拿快递有些不方便,有时自己借着这个由头埋怨他几句,希望他少给家里花些钱,多留些给自己,“可这孩子都是当时答应,回头接着买”。
当兵这些年,肖思远只回过两趟家,但只要没有任务,他几乎每晚都会抽出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并不是一定有事交代,大多只是一家人唠唠家常。
肖胜松想,也许正是因为儿子永远把他人放在前面的这个脾气,才会在看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子弟兵们冲锋在前奋力救援时,告诉家里立志长大后也要当一名军人。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做出了转身回跑的决定。
人们永远记得,2020年6月的加勒万河谷,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我方官兵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肖思远在成功突围后,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义无反顾地返回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直至壮烈牺牲。他同陈红军、陈祥榕、王焯冉三位烈士一起,像守护家人一样,用年轻的生命,为脚下的土地、身后的人民筑起了一道最坚实的屏障。
“你虽然倒下了,放心,还有我们!”
距离肖思远离开,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他生前住过的屋子,父母每天都会打扫,跟他在时一样。7月1日,肖胜松受邀前往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回家后,肖胜松第一时间将参会时发放的帽子、宣传册放在了儿子的照片前,希望他能感受到这份属于他的荣耀。
“有时想得狠了,我和他妈就去看看他,跟他说说话。”延津县烈士陵园是肖思远长眠的地方,7月27日上午,肖胜松又像平日一样来到了这里,手里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烟、火腿肠和矿泉水,“抽烟不是好习惯,从前得控制,现在就随他吧。”
在肖思远的墓前,肖胜松点燃了三根烟,将买来的火腿肠和水放在了地上,低声跟儿子说起了体己话。墓碑旁摆着几束祭拜的鲜花,其中有一束看上去像是刚送来不久,陵园的工作人员说,那是前一日几位小伙子送来的,“说是肖思远烈士的战友,从濮阳特地过来的”。
这并不是第一批来看思远的战友,肖胜松说,儿子牺牲后,已经有不少他的生前战友来家里看望过他们,如今每周都有人来问候夫妻俩的生活起居,就像思远在时一样,照顾着他们。
7月下旬,河南遭遇了严重的雨情,新乡有几个地区的情况尤其不容乐观。肖胜松所在的延津县受影响较小,可一家人也时刻关注着其他地方的情况,“看着电视里来救灾的子弟兵们,都跟娃差不多的年纪,就像自己孩子一样,很心疼。”在听说其他区县部分受灾群众被临时转移到延津县的安置点后,夫妻俩偷偷购买了一些牛奶、干粮,连同部分现金一起捐了出去,要不是有人在运送物资的现场认出了他们,恐怕没人知道他们捐赠了近16000元的物资。烈士的父母像他们的儿子一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帮助着大家。
祭拜的鲜花里,战友在卡片上这样写道:“你虽然倒下了,但还有千千万万个你,以身护国,决胜疆场!放心,还有我们!”
在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也刻着这样一段话: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
我们,活在你们的功绩里。”
扫码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