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嫚飒!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2021-11-08 07:49:08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烟台大嫚飒!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翟志刚时隔13年后再次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烟台姑娘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烟台大嫚飒!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出舱活动规划了两到三次

  翟志刚率先出舱,他出舱后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王亚平说,“我一会儿出舱,感觉良好!”叶光富说,“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两名出舱航天员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机械臂悬挂装置与转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舱外互助救援验证等作业。据了解,王亚平穿的新款舱外服有特殊设计:与其他舱外服不同,新款舱外服有国旗上星星的颜色。其间,在舱内的航天员叶光富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叶光富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是规划了两到三次出舱活动。“这些任务需要三个人共同去完成,那么有的可能倾向于谁是主操作,谁是去辅助的操作和进行提醒、帮助的这么一个角色,这个我们可以在空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

  翟志刚表示,每一次出舱需要完成的任务都不一样,这就是出舱活动在现代空间站搭建过程中具体的一些应用。“我们天上进行的科学研究的实验项目比神舟十二号的更多了,因为我们飞行的时间更长。”

  在轨飞行期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除了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外,还将择机进行在轨遥操作交会对接任务。

  “所谓的遥操作就是我们在空间站,遥控一个航天器与空间站进行对接,在我们神舟十三号任务中就有这么一项特殊的任务,这个是神舟十二号任务里头没有的。”翟志刚说。

  王亚平告诉记者,“除了任务要做实验,我们也希望多做一些比如说航天科普教育,就是让太空跟普通大众能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让大家能近距离地了解我们的太空、我们的太空生活,也感受一下太空这种神奇美妙的这种感觉。”王亚平变身发型师

  进入太空的这段时间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保持天地同步作息,其间翟志刚、王亚平还协同配合,给叶光富理了发。

  在2021年10月31日下午4点左右的一段画面中,三名航天员正在做理发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翟志刚用双腿固定住残渣收集器,进行组装。由于太空中没有重力,剪下来的头发会四处飘散,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到特殊的太空理发装置:推发器通过软管与残渣收集器相连,可以及时将剪下来的头发吸入残渣收集器里。准备工作做完后,剪发正式开始,王亚平先用剪刀为叶光富修剪头发,翟志刚帮忙用收集装置及时把碎发收集起来,叶光富则手拿镜子,不时对发型提出一些建议,三个人配合相当默契。

  神十三乘组首次演练紧急撤离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入太空已经二十多天了。这些天,除了为首次出舱任务做准备,他们还进行了首次在轨紧急撤离演练。

  近日,记者在航天员中心的航天员支持中心的监控大厅看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他们在轨工作的第一次紧急撤离演练,这一次的演练主要是模拟核心舱遭遇撞击,内部产生了失压的情况,三名航天员要紧急撤离到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当中。

  太空环境复杂又危险,空间站面对的主要威胁之一,是来自外部碎片的撞击,这次演练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空间站损坏失压后,航天员能够安全撤离。演练以空间站失压报警开始,航天员翟志刚迅速通过仪表进行判断,叶光富则迅速打开应急气瓶,确保舱内压力稳定。

  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王春慧告诉记者,“舱压下降到多少,下降速率是多少,就开始要进行相应处置。把应急气瓶打开以后,马上要两个航天员去各自判断,初步判断一下哪个地方出现了泄漏,如果没有的话,尽快去看看载人飞船有没有泄漏,如果载人飞船没有泄漏的话,要进行各自的舱门的关闭处置。”

  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迅速关闭了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舱门,仅用几分钟,三名航天员就撤离到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整个演练天地配合顺畅,处置快速得当。

  王春慧表示,实际上在空间站整个设计中,是以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设计的最高、最严格标准的。所以空间站在设计中考虑了各种的故障预案,它的一个核心就是要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包括这种舱压的失压、失火等这些都在整个故障预案设计范围内。

  (据央视新闻、新华社电、人民日报客户端等)

烟台大嫚飒!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延伸阅读

  我国的“黄金圣衣”采用了哪些高科技?

  舱外航天服称作“服”,其实是一套生存系统。这次航天员携带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由于其采用金色面罩,被网友称为“黄金圣衣”。全世界真正具备研制舱外航天服技术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而且也就只有这三个国家具备载人航天的实力。

  太空中的环境与地球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没有空气,而且还面临太阳和其他物体辐射的伤害,以及最高149摄氏度的高温和最低-184摄氏度的考验。舱外航天服必须确保氧气、气压供应;同时还必须具备隔热与保温的功能;再加上内部通讯系统以及防辐射层,从而保障宇航员在太空中安全作业。

  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采用雪白面料、黄金面罩,头部还带有各种灯和传感器,颜值满分,科技感爆棚。

  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和靴子,背上还有一只1.3米高的超大背包。航天头盔里面装有摄像头、照明灯、报警指示灯还有高科技面窗。面窗是由4层材料组成,底层,2层冲压结构中充有高纯氮气用来防结雾。最外层是防折射层,用来预防太阳光的强烈折射。

  航天服内部有6层结构: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每一层功能各不相同,层层保护宇航员的安全,并且新航天服的出舱支持时间提升至7-8小时。

  中国新一代航天服里面的90多个关键部件,完完全全都是中国国产。此前杨利伟在一次访谈中说到,它价值3000万元人民币。

  舱外航天服也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带的货物里最“金贵”的物品。货运飞船系统为了上行运输这套“装备”,专门设计了舱外服支架,保证其运输过程中不会损坏“一针一线”。

  航天员在整个太空“差旅”过程中并不总是身着特制航天服,通常只有在起飞、降落和太空行走时才需要换上航天服来抗压。(据钱江晚报)

责任编辑:杨甜梦子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