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2022-08-28 08:46:18 来源:济南报业全媒体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李运恒

责任编辑:李欢

  “开始收网了吗?”

  近日,共享充电宝涨至4元每小时、共享单车价格调整等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共享经济”中两大主流市场的这波动作也引发了评论区网友热议,共享充电宝方面,有人吐槽充电一小时只增长了8%的电,有人吐槽价格不统一,在景区可达五六元每小时,共享单车方面,有人遇到过“大数据杀熟”、优惠券系随机发放,有人对比公交出行,骑16分钟共享单车花费2.5元,比2元钱的公交还要贵。

  另一方面,怪兽充电持续巨额亏损、小电科技上市未果又遇裁员风波、竹芒科技一边在处理街电和搜电合并后的管理权问题,一边不断放出增加业务线的消息。

  共享单车则面临着原材料上涨的大环境辐射。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自行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公布的信息,今年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延续去年涨势,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与此同时,共享单车行业持续亏损、融资大幅减少也是残酷的事实。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教授蔡之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的涨价动作是一种必然行为。因为这些企业进入行业之初,并不考虑边际成本与边际价格,更多是在乎市场占有率,所以当时环境下的价格是一种不真实价格,甚至可以说“竞争价格”或者“手段价格”。但随着市场架构趋于稳定,企业必然会考虑投入产出,也印证了“资本要素始终是逐利的”。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温兴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由于缺乏合理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盈利模式,随着成本的不断增加,现阶段许多共享经济企业只能通过涨价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维持运营。但是市场价格机制有其固有的内在逻辑和作用边界,一味地涨价不是解决共享经济困难的长久之计,反而还可能造成用户流失。

  从最开始的“闲置利用”初衷到后来形成独有的一种互联网产业模式,经历了野蛮生长、多次洗牌后,“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收费标准多次被质疑,涨价逻辑背后的隐秘困境

  涨价的原因和依据在哪里?其实,共享充电宝标价不规范、不透明,以及随意涨价等行为曾多次被质疑。

  以怪兽充电为例,在其小程序上搜索附近门店,可查看到不同站点的收费标准,8月25日,记者查询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多个站点,收费规则中,免费使用的区间在3分钟-9分钟,计时费用区间在2元-5元/小时,24小时的使用费用区间为18元-40元,总封顶均为99元。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在北京市朝阳区和丰台区,可以看到怪兽充电不同的收费标准。

  今年7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了当地11个行政区涉及街电、来电、美团、怪兽、小电等5个品牌的调查结果。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显示:95%的共享充电宝投放点未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收费标准,其中,收费标准未“明示”、同一品牌收费标准不一致、未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重点条款的内容、未明确押金的退还期限、未遵守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等问题被提出。

  虽然上述调查问题得到了100%的整改,此监督工作也成为全国首例,但无疑也暴露出背后共享充电宝收费方面的混乱,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共享充电宝的行业运营模式正从直营转向代理。有媒体报道,为了应对当前的资金压力,各大共享充电宝企业积极进行战略调整,抛弃直营模式转向纯代理或“直营+代理”模式,其中竹芒科技和美团共享充电宝已经是纯代理模式,小电科技也在大力宣传其代理模式业务。代理模式的推广是否直接影响到收费标准不得而知,但代理商的服务质量确实无法统一保证。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美团和怪兽充电宝招聘代理的广告

  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曾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哈啰、青桔、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前不久,美团单车也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自2022年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进行调整,分别将7天、30天和90天调整为15元、35元和90元,而三档骑行卡未调整前的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和60元,幅度非常明显。而哈啰单车已于去年3月和今年年初两次涨价,目前7天卡、月卡、季卡的无折扣价分别为15元、35元、90元,美团单车涨价后与哈啰单车价格持平。

  频频涨价动作的背后,似乎那些隐藏的困境也正逐渐被公众看到。谈及“共享经济”目前的困境,温兴琦认为一是相关行业规范不够健全,监管手段和方式跟不上共享经济发展步伐;二是共享经济平台具有天生的垄断性,极易形成数据资源独占和行业市场垄断;三是存在较为突出的数据安全隐患,如数据过度收集甚至是非法收集、数据滥用、数据泄露等问题;四是行业创新标准和升级方向不够明确,存在“伪创新”的问题,新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证。

  从野蛮生长到大潮退去,亏损仍是行业常态

  时间回到2015年,这年自称共享单车的“领骑者”ofo小黄车正式启动。转年,彼时的共享单车另一家“巨头”摩拜单车也在上海上线、年底哈啰单车也完成A轮融资。

  接踵而至的是数十家共享单车品牌出现在街头巷尾,以及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区等多个领域多个品牌和资本的涌入,共享经济时代来了!2015年也更多被认为是中国共享经济的元年。

  野蛮生长伴随着拥挤的共享经济赛道,到处一片狂热,但很快就发生了变化。2017年7月6日,ofo小黄车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E轮融资,随后宣布进驻美国西雅图、英国牛津、法国巴黎等国外多个城市,号称用户已经超过2亿,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时候,2018年9月,ofo小黄车被凤凰自行车起诉的消息如今更像是一条导火索,随后而来的是用户押金无法取出、多个案件中ofo列入被执行人名单,ofo小黄车也逐渐消失在街头;另一家摩拜单车也于2020年底停止服务,全面接入美团,并更名为美团单车。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短短几年,在共享单车赛道上,入局者已经经历了几十轮的市场厮杀,很多品牌甚至没等用户记住它们的名字,巅峰之后,如今留在市场上的玩家已基本被美团单车、哈啰单车、青桔单车三分天下,不过亏损状态依然在行业内延续。公开报道显示:美团全资收购摩拜单车后,累计亏损接近50亿元;哈啰出行2018-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04亿元、11.34亿元;2021年,青桔共享单车被滴滴划分进300亿元“其他业务”的亏损中。

  再看充电宝行业,2021年4月,怪兽充电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国内共享充电宝第一股”。怪兽充电起步于2017年,当年4月得到小米科技、清流资本、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根据公开财报,2021年怪兽充电同比由盈转亏,在2019、2020年其分别盈利1.6亿元和7543万元后,2021年怪兽净亏损为1.25亿元。今年以来怪兽充电也并不好过,根据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怪兽充电收入为7.37亿元,同比下降13%,净亏损为9641万元。怪兽充电CEO蔡光渊也随后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对企业十分具有挑战性。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怪兽充电

  另外两家头部充电宝企业小电科技、竹芒科技同样也时常被爆出发展压力巨大,以及转型、寻找新赛道的消息。根据今年上半年天眼查数据,我国共有超300家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自2016年以来,累计融资笔数超过40起,融资总金额累计均达到50亿元。其中,有7成融资事件发生在2017年。同时,我国10.1%的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产生过法律诉讼,我国8.8%的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出现过经营异常,1.5%的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曾遭到行政处罚。

  其实,“共享经济”早已有之,其出现原因意欲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但如今看来,这已经发展为一种掺杂着互联网思维的新型商业体系。

  经历了多次洗牌,大潮已经退去,资本也不再疯狂青睐,平稳之后的问题也在暴露。

  沉淀后的风口,涨价是解困之计?

  运营成本高、收入来源单一、行业竞争激烈,共享经济风口沉淀之后,破局在即。

  温兴琦也认为,经过前期的充分积淀和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在产品类别、业务领域、市场规模、业态模式等方面不断拓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监管的强化,共享经济进入了沉淀期,亟需进一步发掘和寻求新的发展和盈利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同时他还提到,共享经济本身就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产物,因此,其自身的创新升级是决定其发展前景的生命线。共享经济要想实现突破,一方面必须重构盈利逻辑,从根本上思考和构建符合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合理市场定位及可持续商业模式;另一方面,科学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和机制工具,以海量用户为基础建立强大网络渠道,深耕平台数据、流量、场景,切中市场需求痛点,降低运营成本,改进经营绩效。总之,要推进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共享经济企业和用户双赢。

  蔡之兵也认为看待共享经济,分析的视角不应只放在某一个共享经济企业或者共享经济产品的价格上,因为目前市场上的共享经济行业门槛非常低等原因,共享经济企业的产品价格本身就有一定波动性和模糊性。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该更加重视整个共享经济或者互联网经济平台的底层制度建设,以及产品的质量保障,例如无秩序的共享单车造成的街道拥堵、一些企业违规收集用户数据信息等方面更应该加强关注。

  有不少网友提到“涨价不是共享经济的救命稻草”,蔡之兵也表示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关于未来的发展首先要以人为本,越是贴近最广大老百姓需求的产品,才可能拥有越大市场前景。目前的共享经济大都是生活服务型,未来依然有很大的空间,但需要在生活服务型之外向生产服务型转型;在发展模式上,要有”红绿灯”边界,明确界限和预期,坚持质量导向;同时,共享经济还要往实体化道路上不断实践,与研发、制造业、物联网等更加紧密相靠。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北京地铁口附近的共享单车

左手叫屈,右手涨价,“共享经济”下半场还有多少想象力?

  街电充电

  其实,目前共享经济的入局者们也都在扩大其项目版图。在共享充电宝领域,拓展布局的消息一直有传出。怪兽充电也透露要布局白酒、礼品机、智能零售柜、电子烟、IP玩具柜等行业;竹芒科技则宣布扩充旗下产品线,包括共享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口罩机、AED体外除颤仪等;小电科技则表示要与短视频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在共享单车领域,“哈啰单车”品牌升级为“哈啰出行”,顺势推出小哈换电、哈啰顺风车、哈啰电动车、哈啰酒店预订服务、租车服务等。

  共享经济从初创到起步加速,已经进入到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也许“涨价”是趋势是企业运行选择,但对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玩家来说,制度建设与产品质量才是用户最看重的,面对依然模糊的盈利点,下半场才刚刚启幕。

作者:济南时报·新黄河 记者:李运恒

责任编辑:李欢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