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晚,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主导产品片仔癀价格调整的公告》。公告称,自公告之日起,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
时隔三年,片仔癀再次涨价,且提价幅度为史上最大。这一消息瞬间成为投资者讨论的热点,多数人期待此举将改善片仔癀业绩、提振股价,有人兴奋到彻夜无眠。
质疑声随之而来,有人担心提价是把双刃剑,短期是否影响销量?涨价只是追求短期利润的无奈之举?长期能否也是利好?是否会成为刺破片仔癀泡沫的一根针?
答案只能交给时间。
5月6日,记者实探济南片仔癀体验店,产品确已涨价。杜林 摄
21年间内销涨价16次涨幅达640%
6日下午,在济南一家片仔癀体验店内,店员向记者确认了涨价的信息。片仔癀锭剂和胶囊同时涨价,片仔癀胶囊售价过去为708元/盒,5日21:00后,上涨至918元/盒。不同于两年前,如今在店内无需等待,即可现场购买一盒10粒装的片仔癀。
就在5日晚,淘宝、京东等多个平台的片仔癀突然下架。6日上午,片仔癀锭剂和胶囊在电商平台上架,已调整为最新价格,显示供应充足。
一粒3克重的片仔癀涨价170元,以此计算,零售价格上涨了28.8%,创近年来的最大涨幅。新黄河记者梳理20年来片仔癀发布过的公告,发现片仔癀先后19次发布主导产品片仔癀调整价格的公告,剔除其中3份关于出口价格的调整,16次提示内销涨价。
在片仔癀2003年披露的招股书中,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片仔癀内销平均价格分别为93.2元、100.6元和102.6元。也就是说,20年前片仔癀的售价约为100元/粒。
2003年至2007年上半年,片仔癀共调价4次,调整的均为出厂价格,涨价幅度5元或10元。2004年9月每粒上调4%;2005年3月由原来的125元/粒调高至130元/粒,当年9月1日每粒调高10元;2007年3月每粒再次提高10元。此时,片仔癀出厂价格为150元/粒。
2007年,因“主要原料成本上扬及受限额使用”,片仔癀出厂价首次上涨30元,达180元/粒。这是片仔癀最后一次在调价公告中公开其出厂价。2007年11月至2013年7月,片仔癀5次上涨国内零售价,其中3次20元、2次40元。
此后3年时间,片仔癀再未发布内销产品的涨价公告。直至2016年6月,每粒片仔癀出厂价上涨40元,市场零售价达500元/粒。2017年5月和2020年1月,片仔癀零售价分别上涨30元和60元,达590元/粒。
今年5月5日,片仔癀发布了上市以来的第19份调价公告,将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根据此前的调价公告,海外市场的供应价涨幅同样前所未有,此前外销价格涨幅从未超过6美元。与2002年的平均销售单价102.6元/粒相比,21年时间片仔癀锭剂价格涨了640%。
令投资者更加兴奋的是出厂价提高。2021年2月,西南证券的一份研报分析认为,片仔癀提价远未触及天花板,“我们根据历年公告推测,从2004年以来一共提了10次,从125元提升到了390元,提升212%。”根据这一数据,很多投资者认为,此次供应价格上调170元/粒,供应价从390元上涨至560元,相当于上涨了43.6%。
“提价是片仔癀股东的信仰”
和之前涨价原因相似,此次片仔癀涨价的理由同样是“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
“片仔癀主要成分牛黄、麝香、田七、蛇胆等均为名贵药材,近年涨幅巨大,且稀缺性日益显著。”2013年,片仔癀在《配股说明书》中表示,片仔癀为非医保目录产品,企业具有自主定价权……片仔癀产品几乎逐年的提价趋势,显示了强大的定价能力,也为公司持续、稳定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根据康美中药网显示的价格,天然牛黄目前约为80万元/千克,而去年同期约50万元/千克,价格上涨了六成。
财联社今年3月调查中药材价格时,曾有业内人士介绍,由于牛黄货源少,片仔癀的业务员称尚未完成采购任务,随着需求不断增长,天然牛黄的缺口还在不断增大。
这两年,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一直在涨价。3月,来自广东的片仔癀投资者老孟表示,“提价,是片仔癀股东最根本的信仰。”老孟认为,产品涨价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他丝毫不担心提价对销量的影响,“片仔癀是垄断企业,没有竞争者,提价对销量的影响非常小,每年新增的潜在消费者都会超过这个影响。”
“不排除存在销售数量下降的情况”
多数持有片仔癀股票的投资者支持涨价,5日晚开始,他们陷入了一场狂欢。“兴奋到睡不着,仓位决定兴奋程度。”5月8日,片仔癀开盘即一字涨停。
按照出厂价上涨43.6%计算,有人认为,即便在销量0增长情况下,片仔癀利润也有望增长40%。若以去年片仔癀的销量计算,销售量不变也会增加14.6亿元的净利润。
根据片仔癀的公告,2010年之前,片仔癀对涨价增加利润充满信心。发布涨价公告时,片仔癀曾预测年利润可增长10%、8%或增加1275万元的全年净利润。2011年之后,片仔癀的说法变为谨慎,称“对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无法预计”。此次涨价,片仔癀表示,参照过往的价格调整,公司经营情况一般呈现稳步增长的状况,但由于市场因素较为复杂,不排除存在销售数量下降的情况。
2016年,片仔癀出厂价从460元/粒调整到500元/粒后,上交所对主导产品片仔癀调价相关事项发去了问询函。
在回复中,片仔癀梳理了2010年至2013年涨价对公司业绩的影响:2010年国内片仔癀提价20元人民币,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幅31.56%,净利润增长7500万元;2011年国内片仔癀分别提价20元、40元人民币,国外片仔癀提价3.5美元,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幅30.48%,净利润增长约9500万元;2012年国内片仔癀提价20元人民币,国外片仔癀提价6美元,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幅26.16%,净利润增长约10500万元;2013年国内片仔癀提价40元人民币,国外片仔癀提价6美元,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增幅23.84%,净利润增长约12000万元。
这意味着,之前的几次提价,当年片仔癀系列产品销售收入都实现了增长。“价格的上调,短期内有可能使得片仔癀系列产品销量出现小幅下降,但参照公司历次的提价情况,片仔癀的销量将回稳并有所上升”,2016年调价时,片仔癀就已意识到,涨价短期内会使销量出现小幅下降。
部分投资者冷静下来,开始思考片仔癀涨价后对销量、业绩的影响。未来,片仔癀会量价齐涨,还是有可能价涨量缩?
“目前片仔癀的估值并不便宜,片仔癀售价已经不便宜了,随着加价后基数不断增大,未来可以再提价的空间变小,加价的周期拉长。在利好刺激下保持一份冷静与思考。”有的投资者认为,涨价短期会压制一部分需求,短期对销量有负面影响,但很难评估短期影响持续多久。
奢侈品还是药品?
在投资者和围观者刷屏的争辩中,“奢侈品”片仔癀的金融属性再次被提起。有人提出困惑:很好奇,到底是些什么人在买片仔癀?用户画像是什么?
对此,有人表示,和茅台的奢侈消费品属性相似,片仔癀被称为“药茅”,“买的人不吃,吃的人不买”,是金融产品。
2017年,西部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曾分析称,根据客户画像,片仔癀的主流消费人群聚焦于富裕的高净值客户。
既然是奢侈品,投资者建议让片仔癀继续走高端奢侈品线路,“高端的奢侈品越贵越凸显价值,越让人趋之若鹜,便宜了反而没人买。”如果按照奢侈品的标准,很多投资者担心片仔癀售价太便宜了。
在这类投资者眼中,片仔癀的消费群体不少是高端人群,对价格不敏感,每粒涨价170元对销量的影响并不大。
说明书上,片仔癀的功效包括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其本质还是药品。与投资者相比,另一种声音显得很微弱:他们后悔提价前买少了,“希望不要继续涨了,毕竟普通人也想吃得起”“对于要吃这个药来治疗肝病的普通人来说,简直悲哀”“药是让老百姓吃的,不是用来牟取暴利的”。
两年市值蒸发1131亿元
无论资本市场如何包装,在片仔癀的公告中,片仔癀锭剂明确属于肝病用药。
2022年片仔癀肝病用药营收为35.92 亿元,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95%,毛利率为80.9%,同比减少0.89%,销售量同比减少4.05%。这意味着,肝病用药“量价齐跌”。
2022年,片仔癀实现营收86.94亿元,同比增长8.38%;净利润24.72亿元,同比增长1.66%。与往年数据相比,片仔癀营收、净利增速为8年来的最低值。在投资者看来,片仔癀现在面临的矛盾是营收增长,而利润增长跟不上。
2022年第三季度,片仔癀营收21.93亿元,同比下降3.08%;归母净利润7.38亿元,同比下降17.64%;扣非净利润7.45亿元,同比下降16.39%。对此,片仔癀解释称,受到2021年第三季度异常基数的影响,2021年6月起,为抑制市场炒作现象,大幅提高产品供应量、加大线上销售比例。
2014年,片仔癀提出“一核两翼”的公司发展策略,“一核”是指公司保持传统中药生产龙头企业的核心优势,同时以保健食品、日化用品的发展作为两翼。
但数据显示,2022年片仔癀化妆品营收为6.34亿元,营收收入同比减少24.61%,毛利率为60.6%,同比下降9.95%。今年一季度,片仔癀的化妆品业务营收1.09亿元,同比减少42.78%,毛利率为60.67%,同比减少8.42个百分点。目前来看,化妆品没能成为片仔癀的第二增长曲线。
上一次片仔癀引发巨大关注是2021年5月。因断货限购,每粒价格最高被炒到上千元。当年7月,片仔癀股价突破490元,总市值曾达到2948亿元的历史高位。8日开盘,片仔癀一字涨停,股价报301.19元/股,总市值达到1817亿元。与两年前最高点相比,市值蒸发1131亿元。
近两年股价高位下跌、增速下滑,投资者渴盼此次涨价改善业绩,片仔癀涨价似乎成为无奈之选。仅仅提价,能否解决片仔癀长期发展的问题?最终市场会给出答案。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