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2023-07-13 09:00:14 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或许,很多人都是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始,进入了米兰·昆德拉的文学世界。据路透社援引捷克公共电视台12日报道,欧洲知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

  米兰·昆德拉是捷克裔法国作家、小说家,1929年4月1日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教授,当过音乐学院院长。

  米兰·昆德拉孩提时代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的。那是一段愉快的艺术时光。在这里,他经常悄悄地听父亲给学生讲课。在这里,父亲亲自教他弹钢琴,引领他一步步走进音乐世界。在这里,他带着好奇心,任意浏览父亲众多的藏书。十来岁时,就已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

  十三四岁时,正值二战期间,父亲安排他师从捷克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保尔·哈斯学习作曲。这实际上是一种友谊的特殊表达。因为哈斯先生是犹太人,当时他已被迫戴上了黄星标志,人们像躲瘟疫一般躲避着他。

  米兰·昆德拉特别忘不了老师的一段话。那是在一次下课后,老师陪他走到门口时,突然对他说:“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有许多惊人薄弱的乐段。但恰恰是这些薄弱处使强有力的乐段大放异彩。它就像一片草坪,要是没有草坪,我们看到从地上长出的漂亮大树时是不会兴奋的。”

  这是一段让米兰·昆德拉咀嚼了一辈子、感动了一辈子的话。后来,哈斯先生被关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米兰·昆德拉始终把他当做“我个人神殿中的一位”。他写下的第一首诗,就是《纪念保尔·哈斯》。

  1953年,尚不满24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人,这座广阔的花园》。此后还出版并翻译过一些诗集,但在1963年正式放弃了诗歌写作。对于米兰·昆德拉来说,放弃诗歌写作,可谓是他写作生涯中的一个大事件。

  1968年之后,米兰·昆德拉作为小说家,全力投入文学创作。1975年他接受了法国雷恩第二大学的聘任邀请,前往法国。自那以来,他一直生活在法国。米兰·昆德拉曾承认,移居国外是其个人生涯中最具决定性的事件。1981年,米兰·昆德拉获授法国国籍,对此他表示:“法国已经成为我的书的祖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追随了我的书的道路。”2019年,米兰·昆德拉也获得了捷克公民身份。

  米兰·昆德拉早年用捷克语写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一直用法语写作。他的代表作有《玩笑》、短篇集《好笑的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等。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上世纪末,米兰·昆德拉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作品为世人所熟知,在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米兰·昆德拉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

  2020年9月20日,卡夫卡协会主席弗拉迪米尔·泽莱兹尼宣布,米兰·昆德拉获得了当年的卡夫卡奖。泽莱兹尼说,评委团非常欣赏昆德拉毕生的作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为捷克文化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米兰·昆德拉与中国】

  上世纪70年代,米兰·昆德拉的作品进入中国人视野,但是没有受到关注。直至198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米兰·昆德拉长篇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兴起翻译热、阅读热,1990年代兴起评论热,新世纪又兴起阅读热、批评热。

  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别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媚俗”一度成为流行语,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言必称米兰·昆德拉。

  有评论家指出,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对中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他让中国作家们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叙事。米兰·昆德拉作品饱含的哲理让他成为世界级文学家。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很多极具讨论价值的问题,而且触及深刻。他启迪中国文学界:真正一流的作家应该首先是思想家。

  (综合中国新闻网、潮新闻、人民日报等)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