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2024-12-12 09:41:57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宇辰

责任编辑:田艳敏

  近日,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关于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倡议书》,建议同学们在16周岁之前,尽量远离社交媒体,不注册社交账号。此事不禁让人联想起上月底一则“重磅新闻”—澳大利亚通过了“16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法案,理由是社交媒体可能成为霸凌行为、焦虑感受的来源,还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工具。

  过度沉溺社交平台对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确实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早已无法回避;但也有人质疑,“一禁了之”是不是因噎废食?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他们究竟在“沉迷”什么?

  加QQ好友、逛空间博客、看校内来访、给微博朋友圈转评赞……“前网络时代”的社交媒体,似乎每一次更新迭代都能戳中人们的“爽点”。聊天、互动、发表观点,浏览资讯,内容供需双方关系简单纯粹;而社交媒体遍地开花的当下,结出的“果子”却有甜也有涩。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时间拨回两年前,陈奕迅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为知名游戏动画创作的主题曲,竟被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在社交媒体唱火了。“每天中午都唱这歌,有的小孩没听过还拿我手机放。”本地一所幼儿园的赵老师对这首《孤勇者》的旋律至今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午休跟演唱会一样,“几个小孩不睡觉,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卡着节拍唱,放学还要PK一下。”聊起这股风的成因,赵老师笑着说:“小孩嘛,一个唱都跟着学呗,还不是在家短视频刷太多被‘洗脑’了。不光是孩子,有的家长刷到别家孩子唱得好,非拽着自己孩子也拍。”

  就这样,一首《孤勇者》把社交媒体的年龄下限拉到了历史低点。不过,比起后来几首在低龄群体间传唱度极高的口水歌,《孤勇者》无论歌词还是曲风,都算得上精品之作了。

  如果说K歌只是天性使然,把网络热词当“第二语言”,更让老师和家长“头大”。一段时间的校园里,“我真是栓Q了”“完了,芭比Q了”“你个老六”“City不City”此起彼伏,说得那叫一个自然,不刷短视频的人听了,都得有语言障碍。有的小学生甚至把这些他们眼中的“潮言潮语”写进了作文里。“模仿不可怕,怕的是好坏对错不分,还觉得自己很酷,容不得别人说不。”教了十年小学语文的李老师又气又无奈,在她看来,孩子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刷到的网络内容,全国人民都在看、都会说,没有谁去告诉他们“真实含义”“哪能用哪不能用”;他们只关心“不会说,在同学面前是不是Out了?”

  “模仿”“耍酷”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未成年人沉迷社交媒体上的不良内容,那才真戳到了家长和整个社会的“软肋”。

  禁不住的“需求”

  “孩子的同学过年玩他爸手机,给喜欢的主播打赏了好多钱,到现在还有一半没要回来。”作为两个小学生的父亲,一向鼓励“从玩中学习”的受访者林先生,对孩子们使用社交媒体,也会“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涉及钱的内容一概交由父母处理”。林先生说:“社交媒体上有课本学不到的知识,‘只禁不管’只能暂时切断孩子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治标不治本;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可以监督,平台也可以筛选‘适龄’内容推送。”“我会给孩子限制时间,一天上网最多二十分钟,这点时间他知道自己该

  看什么。”作为家里的“严父”,秦先生深知社交媒体的负面效果。虽说儿子在最调皮的年纪,但至少在上网这件事上,从来没跟秦先生“讨价还价”过。

  采访中,不少家长希望有法律法规给孩子“彻底断网”。不过,细看杭州学校的发文,“倡议”“尽量”“不注册”等措辞,还远达不到“禁止”的程度。其实学校和家长都清楚,“禁”是禁不掉的,正常的教育教学,早就跟社交媒体“深度绑定”了。

  “老师的课件要求实名下载,除了作业和试卷,基本是无纸化办公,动不动一个通知得发给十个群……”某学校初中级部主任翟老师对澳大利亚的新法规表示理解,但他认为这一举措在国内根本行不通:“国情、教育方式、学业压力都不一样,如果‘一夜回到解放前’,授课效率和课程进度都会受影响,给学生和家长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老师布置作业都在微信上,还得‘收到回复’,还有时让家长让给孩子录课件,哪能脱离社交媒体啊。”韩先生表示,不只是学校有需求,孩子们同样需要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汲取“营养”。

  “我们家有三个微信群,学期末得了奖状或者考了高分,我都会发到群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可高兴了,我也更有自信。”五年级的萱萱开心地说。小她一岁的弟弟俊熙从小就是个“务实派”,手机在他手里只有两件事:“学累了玩会游戏放松一下”“遇到不会的题拍下来问同学怎么解”。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林先生非常支持。“让孩子自己选,我们做家长的监督好就行,总有一天他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林先生说。

  给孩子“更有营养”的选择

  社交媒体在家长圈“谈之色变”,很大原因来自“沉迷”。“一天什么都不干,就知道抱着手机刷刷刷”,类似的吐槽,几乎成为假期家长的“口头禅”。看着自己“字还写不利索”的孩子玩起手机“那叫一个溜”,“作业记不住,游戏技能却一背一大串”,忧心忡忡的家长们只好寄希望于法律法规的“铁面无私”,把不恰当的“沉迷”尽早扼杀。

  最近,有海外知名出版社把“脑腐”选为2024年度词汇,真切传递了“人们对于过度消费低质量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内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担忧”。的确,社交媒体以各种方式,深度重构着社群的视域、兴趣、思维方式和情绪结构。而16岁以下的孩子,本身就处于心智发育、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过早地被社媒的极化氛围和低幼化表达所浸染,不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快乐很单纯,家长多陪陪孩子,在生活中给他更多选择,他们未必放不下手机。”何女士几乎每个周末都跟丈夫带孩子出来玩,近到家门口的免费公园,远到连夜赶路直奔海边。“孩子快上初中了,从没说过要手机,我跟他爸刷着好玩的短视频也拿给他看,三人哈哈一笑又各忙各的了。”何女士说,现在的小学生课业繁重,作业恨不得写到半夜,总得让他们喘口气。“我们家的教育方式是学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休息时间带他多出去走走,既放松又长见识,不比在家刷手机看别人出去玩强!”何女士表示,自己和丈夫都没空的时候,也会让孩子去找同学朋友,做点感兴趣的事,哪怕一起吃顿好吃的,都比泡社交媒体“更有营养”。孩子可做的事多了,自然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虽然暂时断了网,但没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这条成长之路还是完整的。

  “双刃剑”也可以“量身定制”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一方面满足了未成年人的探索欲,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无尽的诱惑与不可预测的风险。这把“双刃剑”该怎么用,家长绞尽脑汁,社交媒体平台和监管者也不能“坐视不管”。

  “如果社交媒体能自我筛查,定向推送优质内容,我愿意让孩子接触。”吴女士表示,现在有的社交媒体充斥着欺骗和负能量,别说不懂事的孩子,大人们都难说不受影响,平台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定制”适合他们的内容。

  其实,目前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都有自己的“青少年模式”。以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抖音为例,在打开“未成年人模式”后,科学科普、兴趣素养、国学诗词、安全教育等内容瞬间“霸屏”。平台会根据家长选择的年龄段推荐适龄内容,记者选择16岁年龄段之后,首页推荐了“非遗火壶表演”“汤圆不用煮也能这样吃”“餐厅打包的几种语言表达方式”“近距离感受世界最深马里亚纳海沟”等短视频,制作精良,评论区也相当“和谐”,随便一条点赞量都过万。就内容的广度来说,作为三十多岁的成年人都能学到不少知识。在家长们最在意的“沉迷”问题上,在“未成年人模式”下使用超过40分钟,需要输入密码才能继续浏览,而且每天晚10点到早6点无法使用。

  从事青少年网络心理学研究的梁老师表示,有时未成年人选择社交媒体,并不一定就是被内容吸引。“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注、欣赏,长期处在焦虑沉闷的环境,导致情绪压抑无处释放,便会选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寻求感官和心理的满足。即便深知内容不真实,也愿意沉浸其中,暂时逃离‘不能理解’的现实世界。”梁老师强调,对于这类孩子,社交媒体只能提供“情绪价值”,无法解决实质问题,还需要家长和社会耐心引导,努力剔除孩子的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与此同时,对社交媒体的监管也要细化加强,根除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和行为,还给真正的需求者一方净土。至于“种什么”“施什么肥”“浇多少水”,让孩子自己决定,那才是对成长最大的尊重和守护。

  街采

  受访者 吴女士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从现在的网络环境看,“禁止”是有必要的。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容易轻信和共情,社交媒体环境复杂,内容真假难辨,虽然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但其负面内容和防不胜防的网络陷阱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更大。长痛不如短痛,要从根上“掐住”。

  受访者 秦先生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目前缺乏相关法律约束,导致社交媒体鱼龙混杂,掺杂着许多不良信息。我认为家庭、学校、同学玩伴和有益的电视节目带来的信息量已经很大了,如果这些都满足不了青少年的知识需求,社交媒体也未必能满足。天天刷手机还会让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养成不良习惯。

  受访者 林先生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不能“效仿”国外完全禁止,社交媒体可以补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一刀切”等于切断了他们获取自己年龄段以外信息的途径。孩子自控力差,家长可以监督,平台筛选“适龄”的内容推送,国家严格把控网络言行,只要不出现违法犯罪情况应该给青少年选择的权利。

  受访者 何女士

难戒的社交媒体该有年龄限制吗?

  还是要“区别对待”,像头部媒体的新闻、官方科普类的社交媒体应当鼓励青少年多接触,“该禁”的是以“学习之名”满足好奇、虚度时光。孩子禁不住诱惑,家长要细心耐心引导,让孩子学会辨别什么是有益的社交媒体,有节制地接触,不然会分心影响学习和生活。

  微观点

  直面冲击,更要直视人性

  光明网

  人性的弱点与幽暗,足以将科技叙事渲染成另一种色彩。比如人性的一部分是趋向懒惰的,对社交平台的使用完全有可能成瘾;人性有暴力因素在,那么社交平台完全有可能沦为网暴的工具;人性里也有盲从的一面,那么社交平台完全有可能催化群体意见的撕裂。

  这也是很多人对于网络越来越有一种“魔幻”的观感,光怪陆离、手足无措,网络超出了人们既有的认知。既有认知来自一种理想化的描述,但是人们如果真的直视人性,那也得承认,其间的复杂终究远超想象。

  而当有国家祭出“16岁以下禁用社交媒体”的措施,或许也像一个提醒,告诉人们需要直面挑战了。这个挑战不只是来自技术,更来自人性本身。比如在“前互联网时代”,一个暴戾的言论未见得可以进入舆论视野,但现在则容易得多,暴戾言论往往还会打开魔盒,引来无数追随者。更具平等精神的互联网,其实也让非主流的认知和价值“平等”了,它们可以被更轻易地发声和传播。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新的生存状态,然而这种状态之下,传统社会习俗约定的道德与规范又再次被模糊了界限,造成了一种整体性的信任危机。“隔离”是不是一个好办法还得观察,至少人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了。

  宜疏不宜堵,有益探索很必要

  云南网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低俗内容等,都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过度沉迷于社交媒体也会占用青少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可是,要想完全让青少年在16周岁之前不注册社交账号,也并不现实。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少年需要通过社交媒体与家长、朋友沟通,有些学习平台同样也需要注册账号。而且社交媒体也并非没有益处,正如有的社交媒体的标语“记录美好生活”。青少年正是爱探索、爱分享的阶段,通过社交媒体记录日常,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助于培养孩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于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塑造有积极的意义。

  与其告诉孩子不要这么做,不如告诉他们可以怎么做,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和运用社交媒体,与之保持适当“距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社交媒体亦然。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社会应该表示支持和理解,其他学校也不妨借鉴,社会各界也应该继续探索,让青少年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避免受到不良影响,健康快乐成长。

  神回复

  网友@爱姚呀:咱们是不是可以禁止老师在社交软件布置作业?

  网友@喵喵公子哥:约束和引导必须同步进行,没有震慑力的引导会变成另一种放任。

  网友@1.1:16岁之前不注册社交媒体,那16岁之后呢?老师的任务是完成了,孩子们长大后却发现天都塌了,理想跟现实完全不一样。

  新视界

  告诉孩子不要做不如教他们怎么做

  从QQ到抖音,聊天工具成为生活娱乐“百事通”,用了十几年。看似无所不能的社交媒体,想摘掉被家长质疑的帽子,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当第一批“网瘾少年”面对“抱着手机不撒手”的熊孩子时,他们更清楚有多“难下手”。

  探索欲、分享欲“爆棚”的未成年人,对认识新事物、了解新知识、认识新朋友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而这些“兴趣点”正是社交媒体的魅力所在。仅凭部分暴力、欺诈、物欲、色情等不良内容就“一禁了之”,相当于阻断了未成年人了解社会真实面的途径,可能还会勾起他们的好奇心。毕竟,“越不让做偏要做”的年纪,矫枉过正只会带来“反弹”。

  并非孩子“不听话”,他们可能也“伤脑筋”:翻不完的课件,上不完的网课,回不完的班级群、家族群信息,刷不完的“热搜”小视频……就连假期实践活动,也要“摆好pose”发个朋友圈。信息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渗透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戒不了”,不如把它“用好”。

  社交媒体就像大学里的选修课,孩子是学生只管“上课”,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更要会给孩子“选课”。“是不是孩子感兴趣的”“对‘主业’有没有帮助”只是基础,怎么“学以致用”才是“拔高”。丰富知识面能拿“高学分”,哈哈一笑放松心情也要“有学分”。孩子享受“选对课”带来的满足感,自然不会被课堂上不和谐的事物打扰,即便“诱惑太大”,家长也都看在眼里,及时止损。

  告诉孩子不要做,不如教他们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做。家长尽到“教”的义务,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关注和时间,相信他们会在社交媒体这门课上交出优质答卷。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卢宇辰

责任编辑:田艳敏
新闻排行
进入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