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好莱坞黄金时代传奇女星奥利维娅·德哈维兰于法国时间上周六在其巴黎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4岁。奥利维娅·德哈维兰因为在《乱世佳人》中饰演“梅兰妮”被中国观众熟知。
2019年,奥利维娅103岁生日时在社交平台上曾发布张自己骑自行车的照片。7月1日,她刚过完自己的104岁生日。
《乱世佳人》中,奥利维娅出演的“梅兰妮”俘获亿万观众的心,奥利维娅和出演斯嘉丽的费雯丽,一静一动,深入人心。
奥利维娅曾五度提名奥斯卡,并凭借《风流种子》《女继承人》分别获得1947年第19届奥斯卡和1950年第2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在戏外,她与小15个月的妹妹、同为知名演员的琼·芳登(《蝴蝶梦》)的多年争斗,也为好莱坞所津津乐道。
奥利维娅·德哈维兰
奥利维娅1916年7月1日出生于日本东京,1934年,她在威廉·莎士比亚名著改编的舞台剧《仲夏夜之梦》中饰演赫米娅一角被好莱坞发现,1939年她在华纳公司的力荐下出演《乱世佳人》,凭借梅兰妮一角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提名。1965年,她被选为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的第一位女主席,1987年凭借电视电影《安娜之谜》获得了第44届金球奖电视类最佳女配角奖。她之后的电影作品还包括《毒龙潭》《断肠花》《广场灯光》与《最毒妇人心》等等。后来逐渐淡出大银幕,她最后一次出现在银幕上,是在1988年的电视电影《爱情与王位》中。
延伸阅读:3分钟知多一点《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剧照
□本报记者 李雪萌
6月24日,在因涉嫌种族问题经历了下架风波之后,影片《乱世佳人》在流媒体平台HBO重新上架,增加了两段反种族主义的警示视频。
该片之前的下架,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热议。毕竟这部影片和它的原著太有名——普利策奖、十座奥斯卡小金人、20世纪百部伟大影片第四名、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无数经典的台词……
如果只是听说过影片的大名,并没有看过影片,更没看过原著,不如我们趁此机会来多了解一下。
你可能不知道的《乱世佳人》
虽然不久前忽然又成了舆论焦点,但这部影片诞生已经80多年了——从另一个角度看,80多年前的一部电影到今天还能被拿出来说事,更证明了它的不凡。
1939年,成立仅仅5年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拍摄了影片《乱世佳人》。该片被认为是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于当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上映,据称当天超过30万人涌上亚特兰大街头,全城放假一天。
《乱世佳人》赢得了10项奥斯卡大奖,这个纪录维持了20年,直到1960年才被《宾虚》的11项大奖打破。
从上映第一天开始,《乱世佳人》就活在一片赞誉声中。除了一些行为艺术片,它能列入最长时长影片之列,接近4个小时,而导演首次提交的影片甚至长达6个小时。但在首映之后,片方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大部分观众认为不需要缩短长度。
大家都知道影视界喜欢翻拍:《伊豆的舞女》有9个版本,《傲慢与偏见》、《简爱》都超过10个版本,《哈姆雷特》至少有30多个版本,一部优秀的小说往往吸引创作者不断地加以诠释和演绎。但是《乱世佳人》80多年来只有这一个版本。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乱世佳人》的诞生首先要感谢独具慧眼的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此人还是《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双城记》《蝴蝶梦》《爱德华大夫》等等一众名片的制片人。他在原著出版一个月后便以5万美元高价买下电影拍摄权(当时美国人平均月薪是900美元),并先后动用18位编剧参与剧本写作,不过与大多数甲方一样,最后仍用了第一稿。
影片还先后换了三位导演,其中一位是被克拉克·盖博排挤走的。不过最后全片风格统一流畅,看不出历经三人之手,甚至最后还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
费雯·丽在1400多位竞争者中胜出成为女主角,但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她与书中的斯嘉丽相距万里,没有任何南方生活经验,甚至都不是个美国人。事实证明费雯·丽塑造了一个不能再完美的斯嘉丽,还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影后的英国演员。在当年的颁奖礼上,主持人说出了那句对一个女演员来说最高级别的赞美:“她有如此美貌何须这般演技,她有如此演技何须这般美貌!”
费雯·丽是影片的核心,有95%的时间都在片场,但是她的片酬只有男主角克拉克·盖博的五分之一,好莱坞也存在巨大的男女不平等。影片的“男一”和“男二”——克拉克·盖博(白瑞德)和莱斯利·霍华德(艾希礼),都不喜欢这部影片,认为角色人设不适合自己,盖博直接称“白瑞德”是个“小丑”。
《好莱坞报道》曾评选出了100句最经典、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英文台词,其中第一名是“坦白说,亲爱的,我一点儿也不在乎!”这是白瑞德对斯嘉丽说的最后一句话。盖博实拍时即兴发挥,改为“亲爱的,我才不他妈在乎!”现场效果颇好。但当时正值美国电影界“反银幕不文明行为”运动开始,米高梅在盖博交了10美元罚款后重拍了这个镜头,《乱世佳人》早在1941年就来到了中国,曾经在上海大光明等影院上映,并且当时就用了《乱世佳人》这个译名。
考虑到通胀因素,《乱世佳人》是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按照2019年的购买力,它的票房超过37亿美元。
《飘》可能更受关注
1927年,在美国南部佐治亚州的新生代城市亚特兰大,27岁的玛格丽特·米切尔遭遇了一次脚伤,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写作一部小说。
故事以她从小耳濡目染的南方种植园故事为背景,人物多少都有她身边人的影子,敢爱敢干、性格倔强的女主角,更像带有叛逆精神的自己。小说断断续续地写了10年,最终于1936年出版。
这部小说最初被命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这也是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但最后以《Gone with the wind》之名问世。半年内发行量便高达1000万册,至今已被译成4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是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一本。在2014年的一项调查中,它位居“读者最喜爱书籍”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圣经》。
小说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带来了巨大声誉,“小说出版的当天,电话铃每3分钟响一次,每5分钟有人敲门,每隔7分钟有一份电报送上门来。公寓门口总站着十几个人,他们在静候着玛格丽特出来,以便请她在小说上签名。”她所到之处,迎接她的人群有时甚至“比迎接罗斯福总统的还要多。”
小说问世后仅过了3年,翻译家傅东华就将其译成了中文,并将书名翻译为《飘》。这个译名被很多人认为是“信达雅”的代表作,但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并不如直译为“随风而逝”。当然这一点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这部小说在中国已经发行超过24个版本,书名全都沿用《飘》。
“Gone With The Wind”,来自英国唯美主义诗人欧内斯特·道生的诗《西娜拉》第三章的第一句:”我忘却的太多了,西娜拉!随风而去。”
《飘》问世第二年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但玛格丽特·米切尔此后再也没有写过小说,49岁那年因车祸去世。
任何作品都属于特定的时代
不久前,在美国新一轮反种族主义浪潮的推动下,《乱世佳人》卷入了种族问题纠纷,被流媒体平台HBO宣布下架。
这并不是这部经典作品第一次引起争议。早在电影拍摄前,塞尔兹尼克就不断收到来信质疑小说的历史准确性。电影对黑人角色的处理远比小说谨慎,剧本最终删掉所有“nigger”的称呼,略去原作对3K党的敏感描述,把斯嘉丽经过黑人棚户区时的袭击者改成穷白人。
对《乱世佳人》美化蓄奴制和种族主义倾向的批评,不是19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后才有的话题。原著中,作者笔端奴隶制下的种植园风和日丽,黑人奴隶与白人贵族相处融洽。
这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真实记忆。不能要求一个作家超越其所处的时代,80多年前的一切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在影片首映礼上,大剧院仅供白人出入,扮演黑人保姆的海蒂·麦克丹尼尔未能获准参加庆祝活动。影片为海蒂斩获历史上第一个属于黑人的奥斯卡奖,但在颁奖典礼现场,海蒂必须坐到单独隔离的位置上——一切推进与局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
与很多作家一样,玛格丽特·米切尔对政治不感兴趣,她关注的是记忆、命运、生存、爱情,是无可挽回和永怀希望。
成名后的玛格丽特资助女性扫盲,也资助黑人群体,科普医学知识。二战期间,她不但资助红十字会,志愿缝制衣物,还出资建造了两艘美军战舰,两艘战舰的名字都叫亚特兰大号。
重新上架的《乱世佳人》在影片播放前加上了说明视频,告诉观众:“你将看到的是史上最为恒久流传的电影之一,但它从宣布开始制作的那天起,就多次被抗议。”表示该片对美国内战前期的南方作了浪漫化的描写,“将其描绘成一个优雅和美丽的世界,没有承认这个世界基于的奴隶制系统的残酷”。
视频还说:“观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让人不适,甚至痛苦。但让经典的好莱坞电影以原版形式让观众观看和讨论,仍然是很重要的。”
文艺作品不能美化一个时代,也不必刻意回避一个时代,任何作品都应该放在时代的框架下去讨论。正如华纳公司发言人所言:若我们要去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包容的未来,必须首先承认和理解我们的历史。
历史已经无法更改,幸好时代总在发展进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永远是新的一天。